第二百零二章 她决定了(第1/2 页)
迷时师度,觉时自度。
在陈国刚的引导和多次交易的实践下,陈戒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交易风格,和前者相比,他的交易风格更接近纯粹的哲学,陈国刚的短线风格需要对人性和市场精准的判断,可在陈戒看来,人性、市场都逃不过老天爷的法则,所有的变化都逃不过自然规律。
什么是自然规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跌久必涨,涨久必跌。在熊市向牛市的转变节点上,只要业绩没有问题,前期下跌足够充分,闭着眼买就是了。
这种操作思路决定了陈戒的选股范围——周期性股票,比如能源、矿产。
而五新概念里正好有新能源概念,能源板块中拥有新能源概念的股票不在少数,去除大量李鬼后,陈戒把目标锁定在了一只老牌电力股上——申华电力,曾经让蒋达海折戟的地方。
股票买入后,陈戒的假期也宣告结束。
新学期伊始,陈戒回到那个熟悉的班级,曾经高一五班换了名字,变成高二五班,教室里多了些新面孔,都是从其他班里换过来的,赵雅慧的身影消失了,她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已经分到8班去了。
高格立看着赵雅慧原来的座位,突然说道:“真没想到走的会是她。”
陈戒回道:“那你以为会是谁?”
也许真应了那句“一不做,二不休”,到了高二,他们的节奏突然快了起来,火箭班的进度让陈戒的压力越来越大,夜里回到家总是昏昏欲睡。除了周末,平时根本没有复盘的时间。好在他的炒股思维已经由短线变成长线,否则以他现在的精力,频繁的盯盘他根本受不了。
陈国刚也不再强求儿子每天回家都要复盘,只是默默地做好后勤工作,只有陈戒想聊股票的时候才附和着聊上几句。
高格立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平日里的乐天派硬生生地沉默寡言了起来。他没有陈戒的好基础,在火箭班逐渐吃力起来,作业经常写到凌晨,看不到头的苦日子让他突发奇想,买了个倒计时钟,然后把终点定在了高考那天。虽然700多天的数字让他有些崩溃,但眼见百位由7变6,他逐渐看到了希望。
就连在国外一直接受精英学校魔鬼训练的汪安娜也叫苦不迭,骨子里透着理性的她从来不信西方所谓的快乐教育,在她眼里,那是资本主义特色的愚民政策。回国以前,每天公立学校放学之后,她们都要在教室里再上三节课才能放学。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进度,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
不过汪安娜用不着熬日子,她把全部不满化成了文字放到了自己的专栏文章里。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她闭口不提自己精英学校的经历,而是用国外的快乐教育对比,把当下的教育体制喷的一无是处。
汪安娜没兴趣为了什么大声疾呼,她只想通过情绪宣泄把心态调整回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无心的情绪宣泄出乎意料地唤来了诸多共鸣,她的文章甚至被人拿到教育局,做为了减负势在必行的直接证据。
汪安娜乐享其成,早就开始谋划未来的她巴不得知名度越高越好。不过共鸣者虽多,厌恶者也不在少数,文章里尽一切能事吹捧国外教育缺席的态度着实让不少国人反感,里面不乏计算机高手,干脆将她的个人信息人肉了出来。
随着汪安娜个人信息的曝光,网络暴力纷至踏来,网民不仅知道了这位专栏作家的真身,还知道她只是在读高中生,甚至查出了她的所在学校——华强一中。
大量网民向报社投诉,责问一个三观不正极尽媚外之能事的高中生是如何成为专栏作家的?
可就在舆论隐约指向马氏家族的时候,这股风却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吃瓜群众的好奇再次引回到了汪安娜身上。
就在汪安娜曾在海外生活的经历曝光之时,汪母终于坐不住了:“你给我消停点儿,就不能安安稳稳地读两年书嘛!”
汪安娜自知没有能力平息这股风波,只能去体校找马天来帮忙。
马天来最近正在准备省队的选拔测试,周六也没闲着,下午三点才完成了当天的训练任务,换好衣服来到操场,汪安娜已经等待多时。
“这是个机会。”马天来淡淡说道,“如果你想把专栏做大,知名度是必须有的。”
知名度汪安娜确实需要,可她接受不了像透明人一样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她。
“如果能让人肉我的人闭嘴,这确实是个机会,如果不能,我宁可销声匿迹。”
马天来半晌没说话,汪安娜知道他在算账,他在算帮她平事值不值得,毕竟控评总是需要资金的。
这件事汪安娜原本可以自己摆平,前提是需要母亲点头,毕竟钱都在母亲那里,可是后者的态度让她张不开嘴。
马天来在体校的表现让他与马虢栋的关系有所缓和,只要他张嘴,父亲点头应该不是问题,可他实在想不出能从汪安娜身上得到什么。
“想出名就不能怕挨骂,就算这次帮你平了,下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