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投缘(第2/3 页)
有它的特色,冬天吃上一块也是非常惬意美好的。
就这样,夏至就做了不少的桃罐头,都存放在自家地窖里了。这次到府城来,她带来了一些,打算当做自家的特产送给大家。
“正好九姑喜欢吃桃。”李夏一直陪在旁边,就笑着说道。
“是吗,那可太好了。”夏至就笑道,“这桃吃了还能去火开胃呢。”以前她小的时候,如果着凉感冒了,就会厌食,觉得吃什么都没滋味。这个时候,孤儿院的阿姨就会开一盒罐头给她吃上一两勺。
糖水黄桃,糖水梨,糖水山楂是最常见的,其中她最爱吃的就是糖水黄桃。
夏至对自己做的糖水桃罐头还是很有自信的,她自己尝过,或许是因为桃子本身味道就好的缘故,做成罐头之后的味道一点儿也不输于她以前吃到的。
听到夏至说去火、开胃,大丫头琥珀就在旁边说话了:“正好姑太太这两天有点儿上火,不大爱饮食。姑太太不如就尝尝,或许真的就好了?”
李夏也说让九姑太太尝尝。
九姑太太自己也好奇,又被大家撺掇着,干脆就开了摊子,拿银勺舀出两块桃子和一些汁水来。去了皮的桃肉qq的,汁水剔透,还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还没吃到嘴里,光是看着,就觉得必定非常美味了。
九姑太太本来对饮食比较挑剔,但是看到这样的东西,她也有些食指大动,就用银调羹慢慢地吃了两口。
“还真不错。”九姑太太这话显然不是敷衍的,“果然开胃,我已经觉得好多了。”
九姑太太就让人将桃罐头仔细地收了起来,打算吃饭的时候再吃。因为品尝过了美味,九姑太太对于夏至带来的其他东西就又多了几分热情。
炼乳,又是一件九姑太太从没见过和吃过的东西。
“九姑一定喜欢,今天早上我已经替九姑尝过了,跟金银馒头是绝配。”这次都不用夏至开口,李夏就跟九姑太太介绍了起来。
九姑太太听了也知道这是好东西:“一会用饭的时候我也要尝尝。”至此,九姑太太对于夏至为她所用的心思已经非常感动了。
将礼物都收了,九姑太太就拉着夏至到炕上一起坐着说话。上次见面,她已经和夏至聊了一会,不过被田括和李夏给打断了,这一次,九姑太太就详细地问起夏至家中的情况。
夏至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说自己住在临水镇大兴庄,父亲是秀才,曾经在文山书院读书,师从于李山长,现在还在文山书院做先生。
“夏云海,你父亲的大名是不是叫做夏云海?”九姑太太似乎隐隐有些激动。这也是将夏至当做了自己人,所以并没有太过刻意地遮掩自己的情绪。
因为之前夏至已经跟夏秀才和夏大姑打听过了,所以对于九姑太太这样的反应她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是啊。九姑怎么知道?”夏至故意问了一句,然后还偷偷地瞧了李夏一眼。
李夏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认识你父亲。”九姑太太顿了顿,似乎心情平复了不少,这才跟夏至说道,“我以前也在文山书院读过几天书。”
“是吗?”夏至显出吃惊的表情来。
九姑太太自然知道夏至为什么吃惊。她笑了笑,脸上露出了怀念和神往的表情,似乎也是回忆起了年轻时候的事。
“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有些淘气呢,故意扮作男孩子去书院那里读书,当时我哥哥,还有三哥他们都拿我没办法。那时候,他们可为了操了不少的心。”
这么说着,九姑太太就笑了,然后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忙就跟夏至解释:“三哥就是凤凰的爹,现在文山书院的山长。”
“哦。”夏至又飞快地看了李夏一眼。
九姑太太称呼李山长为三个,这应该并不是李山长的名字,而是某种排行了。听九姑太太的语气,应该跟李山长感情不错,关系很好。
“他们比我大了不少,待我既是兄长,又似父辈。”九姑太太又说道,是真的跟田大老爷和李山长感情深厚。
“我也是那个时候认识的你父亲,你父亲当年……你父亲当年读书非常好。”九姑太太看了夏至一眼。
夏至能够察觉到,九姑太太的本意应该并不是这句话。
“你父亲这些年还好吧。我虽然回来了一阵子,却是哪里都没去,也没见着你父亲。你父亲可曾跟你、你们说起过……以前……在书院的事?”九姑太太就问夏至。
夏至想了想,就告诉九姑太太:“我也不知道我父亲这些年过的怎么样,这要看人们怎么看了。总之,就是这样子了……”
夏至摊摊手。
夏秀才这些年读书上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益,最鲜明的评价指标:科举,夏秀才一直是夏秀才,再也没能前进一步。
另外,就是成亲生了他们兄妹几个。
“从我记事开始,我爹就在文山书院里教书了。他不常回家的,也就没多少机会跟我们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