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再现烧钱大战。(第2/3 页)
“所以我宁愿把钱花在共享单车的调度上,青橘覆盖的二十座城市,每个二线城市都有三十个调度团队,每个一线城市都有五十个调度团队,负责对区域内的共享单车进行收集、调度,确保共享单车的使用率。”
朱小虎闻言竖起大拇指,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投资青橘算是被我捞着了。”
然而程伟却并没有朱小虎那么乐观,越是对共享单车行业了解越深,他就对共享单车的盈利感到忧心。
共享单车跟网约车不一样,网约车是车主把车子的闲置时间用来接送乘客,勉强算是有一点共享经济的影子,而共享单车与其说是共享经济,不如说是披着共享经济的租赁生意,共享单车并不是把闲置的单车租给用户,而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专门定制单车,哪怕单车的成本比汽车要低很多,依旧是巨大的成本负担。
而且正如方黎所说,发展越快,规模越大,这个负担就越重,程伟现在已经决定暂时不去开发那些三四线城市了。
青橘没有跟进的行为也引起了ofo跟摩拜的注意,没有人会认为青橘没钱或者舍不得花钱,就算是天元科技不给钱,以程伟的资历,想要拉到投资实在不要太轻松。
现在青橘一点动作都没有,反而让ofo跟摩拜都摸不着头脑,就连他们背后的阿里、企鹅也都是一头雾水。
不过烧钱模式一旦开启,就很难停下来了,ofo跟摩拜都通过烧钱尝到了甜头,自然要通过进一步的烧钱来扩大市场规模。
而其他一些共享单车品牌也要通过烧钱来维持自身数据的增长,否则拿什么去跟那些投资人讲故事呢?
于是共享单车行业从最开始的首单免费、首日免费,开始变成三日免费,五日免费,到最后直接就开启了七日免费的模式,甚至还有骑单车赢红包的活动,不仅不收费还倒找钱。
一时间,整个行业就像是疯了一样往里砸钱,一方面烧钱做营销,一方面定制车辆、大范围投放,而这么做也的确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许多年轻用户开始倾向于骑车出行,而理由也很高大上,低碳、环保、运动,骑着在共享单车上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发到朋友圈,立马就可以获得一大波赞誉,逐渐,共享单车这种出行方式也被贴上时尚的标签。
什么是时尚其实很难定义,不过当你身边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做,那就有可能会被打上“low”“落伍”等标签,所以即便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僻,许多年轻用户平时压根不骑共享单车,也会在街边找一辆共享单车拍照,就好像到了旅游景点必须拍照打卡一样。
到了11月中旬,ofo发布公告表示,ofo已经投放了1500万台共享单车进入市场。
有意思的是,ofo的主要供应商富士达在此之前全年产量也不过1000万出头,跟ofo合作之后富士达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不止。
网上有不少网友戏称,共享单车并不是共享经济,而是为了救活一个夕阳产业。
要说自行车是夕阳产业其实有些言过其实,毕竟这些年自行车虽然全球销量并不高只有五千多万辆,但是实际上整个市场一直很稳定,并没有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
摩拜方面也毫不示弱,整体共享单车投放量达到1300万台,摩拜也跟富士康、爱玛等厂商合作,大幅度增加共享单车出货量。
而青橘依旧没有什么动作,维持这六百万台的投放数量不变,以至于刚刚创立不久的哈啰都在投放量上都快超过青橘了。
程伟跟方黎不急,但是有人却着急了,武市领导找到他们询问情况,二人这才明白,领导这是为武市自行车厂来拉订单的。
方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程伟也只能苦笑。
“领导,共享单车这个行业泡沫太大了,这样毫无节制的投入肯定是无法长久的,到时候自行车厂的货款也可能会打水漂,我的建议,自行车厂还是不要贸然增加产能。”
领导从方黎这里得到的答复不禁让他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嘱咐方黎,青橘的订单“尽量”交给武市自行车厂来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得到方黎肯定的答复之后,领导这才满意的离开。
“青橘做得不错,不过你的策略应该很快就会被发现,下一步你准备好怎么做了嘛?”方黎也趁着这个机会跟程伟聊一聊。
程伟点点头:“没有什么好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靠的还是地推团队的能力。”
“你有心理准备就好。”
被方黎不幸言中,很快ofo跟摩拜的线下推广团队也发现了青橘的“猫腻”。
ofo的戴维对于青橘使用易支付信用积分免除押金的做法很头疼,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跟进,要么继续放任青橘占便宜。
然而这两个选择对于戴维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跟进就意味着ofo将会失去押金的资金池,甚至会引发用户对押金的挤兑,以ofo当前的现金流,根本无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