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有什么不妥(2)(第1/2 页)
找到回家的路!
平定冀州一战,赵元开整整离开了长安城两天一夜。
而这两天一夜所发生的事情和大汉局势的变幻,能比得上以往的两年、三年,甚至是十年!
若非冀州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
赵元开是不可能轻易离开未央宫的,让皇城首脑之位空余。
张居正和六部尚书躬身进了帅府之中,其他人等一律候在军帐之外,不得入内。
“诸位爱卿,说说朕不在的这段是时间,国朝局势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赵元开没有半句废话。
这一句话直接点到了张居正的心坎里头。
只见他的双眼顿时一亮,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禀告。
倒是六部尚书,脸色平常,看不出有事,也看不出什么忧虑。
赵元开微微摇头,记在心里。
“启禀陛下,这两日国朝变动极大,中州各郡来报,说治下的大小县衙之中,出现了不少官吏南逃的情况,让整个吏治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张居正禀告道。
在并州东平之时,渝州刺史周仕礼也在反映这个问题。
而在赵元开决定传诏大汉十三州诛杀蜀西陈氏一门九族的时候,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个结果。
“嗯,这点朕记住了,还有呢?”赵元开又问。
“启禀陛下,老臣在这两天之内统计了一下国朝这些年的赋税情况,同时还深入调查了各州各地的民生和产粮,发现的问题很多啊!”张居正又道。
六部尚书躬身在一边,各个面面相觑,震惊之余,又颇为尴尬。
他们没想到这位从布衣到宰辅的大汉新相,在这短短的数日之内,不仅接连设建锦衣卫、兵工部,还彻底调查了这么多的问题!
不愧是陛下钦点的宰辅大臣啊!
“朕知道问题很多,直接说重点,说根源所在!”赵元开道。
本来就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再加上皇权落寞,权臣当道,诸侯自立……自然是问题一堆了。
张居正听了赵元开的话,顿时脸色一震。
身为人臣,最希望的就是能看到帝主身上的这份对于根源问题的直面正视和单刀直入!
“禀告陛下,老臣认为民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张居正正色道。
赵元开听了之后,笑意渐浓。
果然是张居正。
对于土地制度的偏执还真是非同一般啊!
“确实是不合理。当下大汉的土地制度还是井田制,统分为公田和私田两类。随着皇权的落寞,公田不断被刮分出去,整个大汉八成以上的土地都在贵族门阀的手中!”赵元开点头道。
土地成了受封者的私有财产,可怜的黎民百姓只能从贵族大地主手中租田种,除了要交苛重无比的佃租,还要忍受繁重的赋税,可谓是民不聊生!
那些个贵族大地主们,什么都不用干,全靠着剥削压榨可怜的农人。
搞得整个大汉乡野,到处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民不聊生不说,还让民心涣散!
这种层层压榨之下,更是极大的打击了底层黎民耕种的积极性,让粮食的产量一直上不来!
冷兵器时代的农业社会,粮食产量就是国力强盛的第一指标!
这九州大陆南域边陲的人,虽说可以修炼武道,但穷文富武的道理在哪里都通用,越是武道强人就吃的越多!
张居正没想到赵元开竟然直接点出了问题根源所在,不禁一惊,同时更是一喜。
天子既然点出问题,那肯定就是要解决问题的。
“原来陛下早就心有所知了,老臣佩服啊。”张居正躬身道。
“呵……原来你张居正也会阿谀奉承啊。”
赵元开呵呵一笑,开了个半大不小的玩笑。
张居正老脸赤红。
六部尚书倒是缓和的几分紧张。
但!
赵元开却在这个时候,突然站起了身子,脸色沉冷,出言便是圣旨,道:
“张居正,朕现在就要解决你说的这两个问题,你听好了!”
“关于土地制度,第一步清丈田亩,什么私田公田,全部收为国有,让后直接均分给底层农户。”
“第二步就是更改减轻赋税,这里朕给你指一个方向,直接摊丁入亩!”
清丈田亩和更改赋税这些张居正应该早就谋划好了。
但因为张居正是大明朝的能臣,在赋税改革之上的历史局限性依旧存在,不出意外的话,会推行“一条鞭法”。
而在华夏历史上,雍正帝在一条鞭法之上,又进一步的改革,推出了摊丁入亩,彻底的弥补了一条鞭法的缺陷弊端。
所以赵元开直接一步到位。
张居正听到这儿,再一次的震惊错愕啊!
他这几天日夜都在思考清丈田亩之后,如何进行平均赋税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