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1/2 页)
建康城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气象之地,它北临长江天险,东有钟山如龙盘虎踞,六朝古都无不以此为基。
一般来说南京有长江天险屏障,又有以钟山为首的许多山头作为屏障,不利于大兵团。李亨李豫在这里修建的建康城又固若金汤,只要唐军士气尚在,上下一心坚强抵抗,李嗣业想要登陆没有那么容易。
仆固怀恩固守镇江至建康一线,曾经在江滩上修建了无数的地堡和壕沟,这些东西就是用来抵御雍军的炮舰的。由于传统的重甲行动不便无法防御炮弹破片,郭子仪和仆固怀恩还特意组建了轻甲营,这样他们手持长矛出入壕沟匍匐或站起就容易得多。
李嗣业在江面上用炮舰整整轰了一个上午,把江滩上炸得坑坑洼洼,建康城头上也挨了无数炮,但现有的火炮技术还不至于使城墙垮塌。他也依然不敢放心地让运兵船靠岸登陆。
他率军南下突击建康其实是想讨个巧,想要快速结束战争。若能用火炮将建康城中的李豫吓得逃跑迁都,守城兵卒的士气必然低落,也不会顽强抵抗,他只要将建康拿下,取得南唐的都城。会彻底折垮唐军的士气,其余各地的残余势力也能够很快一扫而空。
可李豫被他给吓倒了吗?唐王李豫确实是害怕,但他更害怕撤离建康之后,整个家国落入李嗣业手中,届时天下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到时候更是死路一条。所以说这个时候他的认识还是清醒的,没有被元载和王缙误导。
可眼前的李嗣业大军威势极大,为了组织敌军他南下的时候将运河的多处河道堵塞拥塞,可雍军依然利用强大的骑兵和机动步兵,迅速控制了江北地区,并且敲开了襄阳占据了荆襄,更掌握了汉口和江夏,长江天险已经被他从中游打开了一个缺口。
眼见敌军水师横行在长江江面上,他有心留下来抗击强敌,却暂时没有人和他站在一起,给他以强有力的支持。他在等郭子仪,如果郭令公说建康守不住,他就放弃幻想撤退迁都,若是郭子仪说能守住,他就留在这里亲自登城督战,与唐军将士们共存亡。
他孤零零地坐在殿中的龙榻,耳边时时听得城外那轰鸣的炮火声,仿佛这些炮声都如重锤一般擂在他的胸口上。
皇帝心心念念的救星郭子仪正在快马加鞭回来建康的路上,他一接到皇帝的圣旨,得知李嗣业已经将船队开至建康城下,准备攻打国都,顿时心急如焚。十分担心李豫在元载等人的游说下逃离建康,那样江南局势才真正恶化到无法挽回了。
郭子仪只带了十三名随从,星夜兼程从往建康赶路,每到驿站便换马,遇到水路则行船,连口水米都没来得及吃,更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他刚进入健康城门便看见皇帝派的使者在门口等他,使者上前叉手说道:“令公,陛下在宫中等候已久,命我在此迎接令公。”
郭子仪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天子还在建康,这样他就放心了。
他在宫使的引导下进入乾元殿,皇帝李豫在殿中徘徊等待,看到郭子仪蹒跚着脚步快速走来,他有心上前去搀扶,但碍于自己皇帝身份,只是收敛去脸上的喜意,连忙对郭子仪说:“事态紧急,令公就不必行礼了,我只问你,如今李嗣业水军十几万,炮舰百艘,其余各类战船更是不计其数横亘在江面上意图攻下建康,建康城能否守得住?”
“能,”郭子仪斩钉截铁地答道。
“有几成把握。”皇帝又问道。
郭子仪犹豫片刻又回答道:“江滩上有仆固怀恩率京口守军五万人,建康城中也有神策军十万,只要陛下登高一呼与三军将士同心留守,定能上下一心,使雍军水军不能逼近半步,所以臣估算的把握则在九成之数。”
李豫这才放下心来:“既然有九成,朕又何惧敌军炮火轰鸣,当与令公一同登上城墙固守,以励三军将士之锐气。”
郭子仪没想到皇帝肯亲自登城御敌,感动之余也连连劝谏道:“陛下乃国之根本,切不可以身涉险,登城御敌之事,让老臣来就是。”
皇帝李豫摆摆手笑道:“太子才是国本,朕若是能亲自登城,对三军士气乃是莫大的激励,你就不要再推迟了,朕倒要看看这贼兵到底有多势大。”
李嗣业大军已经将炮舰上的炮弹打剩下了一成,可依然没有把握登岸。当他拿出新研制的单筒望远镜观察敌军气势时,只见对面建康城的墙头上兵卒的呼喊声骤然激烈,有两人在将官们的拥护中登到了城楼前方。
虽然这望远镜还不甚成熟,他也能够看出这两人的甲袍非同常人,能够一登城就将唐军士气拔上一个高度的,除去郭子仪和皇帝外,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三人能够做到。
既然郭子仪已经回到建康,皇帝也抱着和城池共存亡的决心,这场仗也就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就算强行登陆也只是白白折损一部分将士的性命而已。
李嗣业快速灭亡南唐的计划已经流产了,但他已经在长江中游的对岸江夏成功站稳了脚跟,眼下只能按部就班一寸一寸地蚕食江南的土地。
由于长江江面已经完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