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写信(第2/2 页)
整个楼层显得很静,唯有窗外街市上熙熙攘攘的声音传入。
这明显是经历沧桑的女人所作?所以为啥会是花花太岁写出来的?
大宋固然也有大牌词人专为名姬写词的惯例,但这里的才子佳人们打死不信,高衙内能有此才情,会为小安母女写出这样的词。
可这些饱学之士们搜空脑瓜,也找不到这首词的出处?
“此纨绔乃李清照密友,你们说,会不会是易安新作被他盗用?”
“确有李清照平淡处显精奇的风格……却又似有些不像,李清照此时春风得意,断无心境写这样的词。”
一个当地比较有名的蒙学先生道。
高方平不得不感叹,这貌不起眼的老头说对了。
这首是经历沧桑后的李清照晚年作品。特别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平淡语调写穿毕生酸苦,一种大彻大悟的凄美又不甘心。
富过,贵过,爱过恨过,烂漫过,还做过宰相儿媳,她怀念着旧时鲜衣怒马,也怀念着旧时国朝家园的那片繁华。但老时纵使香车宝马却也无心情娱乐,应该就是李清照当时的心境。
一曲唱完毕后,许久,贾晓红还处于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下。这个楼上,兴许距离这首词意境最接近的人是她。
对于贾氏,曾经经历过的热闹和节日喜庆,而今物是人非,虽然还没陷入孤身地步,但几乎等于在守活寡的她听后心情异样:地位尊贵又荣光照人,北1京的繁华又与自己何干,卢俊义都不欣赏自己,自己还能去欣赏其他?
她的心情又实在无处明说,正经历家庭变化,怀着世事难料的心理,彻底的融入了这首词的语境当中。
“香车宝马”更是卢贾氏的一种表面光鲜,北1京的富贵人家圈子往来频繁,但多数时候她只有谢绝了别人的好意。有苦只能自己吞,勉强维持着卢夫人的名望。
梁家小姐若有所思,然后神色有些诡异的盯着高方平的后脑勺。
这个场合里其他喜欢无病呻吟的文青,全被震住了。
汗。
高方平在心里推演过很多现场气氛,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他们的的确确是被震住的表现。
看来高估了古代文青们的智商和病入膏肓程度,若非这样的心态和风气,女真人南下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