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来到关键的历史时刻(第1/2 页)
大火烧了整整一个黑夜和一个白天才有变小的趋势,产生的烟雾则是让周边区域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下,连带灰烬也是各种飘。
中间当然有荀军从营寨里出来,前期大部分被汉军射死,后来汉军开慢慢进行纳降。
吕武一点都不担心中行吴会不会乔装打扮逃命。
事实上,这一战分出胜负之后,中行吴死或没死都那个样,不会再对汉国兼并荀国有颠覆性的阻碍。
如果中行吴还有一丝自尊,又或者知道怎么做对荀氏有好处,他都不会继续苟活下去。
对于一名君王来说,明知不可扭转被火烧得尸体谁都认不出来,其实是一种最大的体面。
这个也是王朝末期的人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自焚的原因之一了。
历经劫难的荀军将士,他们的精气神全没了,任凭汉军做出安排,压根就没有一丝的抵抗表现。
在这一战之中,汉军的损失可以说微乎其微,出动十来万,战事出现结果进行伤亡统计,战死不到千人,轻重伤不足三千人。
以战果论,汉军招纳和俘虏的降军则是多达近三十万,杀死的荀军估计不会超过两万,后面接纳的伤患约有一万一千余人。
“荀王吴已薨。”吕武定下了这个基调。
中行吴死了是对家族的负责。
吕武再次强调中行吴死于焚营则是对荀国剩下公族与贵族的震慑,再来就是警告想做点什么的列国了。
事实上,汉国与荀国的会猎用一种列国事先没有猜到的速度结束,并且还是战况出现了一边倒的战况,一定会让列国惊讶的同时想做点什么。
联合起来出动大军立刻跟汉军交战的可能性不大,齐国或鲁国很有可能出兵荀国夺取城邑,楚国也有可能出兵攻打范国。
他们当然知道从汉国嘴边抢食会惹得吕武震怒,但是吕武会不会怒是一回事,他们要不要赶紧增强自己也创造出一片缓冲区又是另一回事了。
再则,汉国兼并了荀国之后,怎么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消化期,届时的格局会是怎么样还很不好说。
得胜的汉军在“阳”逗留三天不到,随后开始向东出发。
吕武并没有随军前往,汉军前往荀国是进行接收,只要荀氏够聪明就不会做无谓挣扎,倒是一些看不清楚局势的贵族可能会抵抗一下下。
总之,于大局来说,汉国兼并荀国已经不可逆转了。
在这种情况下,吕武想要的是前往“虎牢”那边,用自己出现在“虎牢”提醒范国做出抉择。
另一个失国了的韩氏,他们得知中行吴战败,怎么也该做出最后的选择。
韩无忌事先有得到韩起的交代,讲的是一旦汉军得胜,韩氏需要马上跟吕武进行接触。
不知道是吕武在拿捏又或是真的没空,反正抵达“虎牢”之前根本没有接见韩无忌,使得韩无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来到“虎牢”之后,吕武收到了范国贵族的热烈欢迎。
这些范国贵族是听说“阳”那边的战事结果,谁都不傻能猜到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事,他们不会立刻改换门庭,要是范鞅想垂死挣扎则是不会奉陪。
总的来说,范国的贵族还是希望在范氏举国投降之后顺理成章变成汉国一员,能不做背主的行为是真心一点都不想做。
说到底,时代是改变了没错,贵族则还是很要脸面的。
“郑军势大,范国沦陷多处城邑?”吕武听了有点诧异,一想却也觉得不是那么令人意外。
子产是一个挺厉害的人。
在原历史上,接近春秋末期的阶段,各个二流或不入流的国家公族面对国家一再衰败毫无办法,仅有子产用变法来使得郑国得以中兴。
在这个历史版本中,子产的确也进行了变法,只是刚取得一些成效就被晋国用绝对的武力打断,乃至于将郑国一度覆灭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子产极度需要扩张,只有不断的扩张才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去实现画下的大饼。
在那种现实需求下,子产不敢也不会去动其它国家,逮着侵占家园的范国玩命怼是一种必然。
比较要命的是范国跟楚国耗了很久,耗到精疲力尽又在最后大败亏输了一次。
另外,汉国允许范国从“虎牢”以北调动军队,但是有那么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汉国允许范国调动军队,不代表会让数量极多的范军一次性经过“虎牢”南下。
所以了,范鞅一次次调动一个或两个“旅”从“虎牢”南下,每次不会超过两个“旅”的总数量,并且时间方面还需要一段间隔,花了一年多才从“虎牢”以北掉了一个“师”又三个“旅”南下。
那些兵力也是范鞅所能调动的极限了,好些范国的贵族看出范氏即将失国,哪里愿意将家族有限的实力去投入到跟郑军的交战之中。
讲一句大实话,哪怕是跟郑军交战,他们也要等汉国兼并掉范国之后,不然立下再多的功劳又有什么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