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车着火啦(第2/4 页)
算递上来,江帆再没随便瞅两眼就签。
花了半个小时,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先放到了一边。
年度预算不是说定就能定的,还得再跟几个高管讨论一下才能定下。
即使刘晓艺已经审过了,也得再过一遍。
更别说有几个地方江帆都看的不太明白。
年终总结报告上来,江帆继续认真细看。
2016年是抖音科技蓬勃、高速发展的一年,这是报告里开篇部分的原话。
江帆看的反感,直接给划了出来。
在化工厂写了太多类似唱高调的总会报告,神经有点过敏。
就像吃饭,一样东西连续吃上两个星期,不要说吃了,看到就想吐。
看报告也是一样的道理。
文风映射作风。
老板喜欢唱高调,下面的人就会投其所好。
就像村长喜欢打乒乓球,全村都是乒乓球高手。
这种作风要不得,江帆在化工厂干了三年,深受其害。
再看内容,用户刚刚超过三亿,但dau才勉强一千万,悬殊有点大。
看到这里,没急着继续往下看,而是让吕小米进来给他找一份文件。
在米国时还看过一份行业资料,上面有快手数据。
办公室发到邮箱的,吕小米打印出来拿给他看的。
具体记不太清,看到这里,就想对照一下。
吕小米很快又给他打了一份拿过来。
江帆拿过来看了看,短视频应用快手现在是第一,官方公布的数据,用户四亿,dau四千万;用户总数没啥实际意义,现在dau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四千万的日活,已经算是相当惊人。
目前的各类app中dau破亿的都能数过来,除了那些巨头们的旗舰产品,或者个别几个很强劲的后起之秀,比如某条,能达到几千万日活已经相当厉害。
亿级俱乐部下,五千万又是一道坎。
快手已经不远。
当然,如果这个数字没掺水分的话。
抖音的用户破三亿,这个是从上线到现在积累的用户总数量。
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卵用。
早些年互联网公司都喜欢拿用户数来忽悠资本,但资本又不是傻子,发展到现在行业和各种参照标准一直在变,现在的资本只看dau,根本不看用户数。
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dau是反应一款应用是否有价值的最核心的指标。
用户破三个亿,dau却只有两千万。
这还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只有快手的一半。
当然,这是内部的真实数据,不是对外公布的那种。
抖音科技根本不需要对外公布数据。
最后一个季度,抖音创造了两个亿的营收。
蚊子腿一样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还不足烧掉的十一。
不过总算有了进项,员工们到是大受鼓舞。
至少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第四季度毕竟是试运行,成效还是不错的。
准备明年再接再厉,努力扭亏保平。
江帆一边看一边叫人来询问,看了一下午文件,眼睛都有点麻。
晚上加了个班,把预算讨论了一下。
明年还得烧钱,还有第三板斧没亮出来呢!
还要继续搞大奖赛,今年的大奖赛效果非常好,不像有些公司搞什么大红包,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搞各种套路,到最后网民消费掉了期望,却发现被套路,不骂娘才怪。
被套路的多了,对这种事情也就不上心了。
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抖音科技拿出真金白银发钱,中了奖的基本上都借此翻身。
就算实现不了财富自由,可在老家四五线小城买套房子足够了。
虽然过程多有质疑,骂声一直不断,但那要么是同行或者竞争对手煽风点火,要么就是脑子有病的纯粹为了喷而喷,再或者就是水军在带节奏。
大多数人还是羡慕居多,更有不少今年没上心一直在观望的创作者十分期待,纷纷喊着让抖音科技明年再搞一次大奖赛,说白了还是羡慕第一个吃到螃蟹的。
明年继续搞大奖赛,也可算是顺心民心了。
到时估计连广告费都能省了,毕竟关注的太多。
只要放个消息出去,就能引来围观。
忙活到十点半,基本上定了。
不像化工厂搞预算,折腾不上三个月根本定不下来。
就算最终定下来了,哪天上面领导一抽风,又得改。
都是骗自己的。
从办公室出来,高管们各回各家了。
江帆一陈云芳说句话的功夫,再回身吕小米已经不见了。
心里那个纳闷,跑的真比兔子还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