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对手(第2/3 页)
他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这点小钱根本不是他在意的。要不是不符合规矩,他都想要直接说把赏银不要分给他们其他人了。
这个时代的人接受的教育都不多,因为无知,也无所畏惧。
他们一个个拿出了解手刀,像杀猪宰羊一样,将所有人的脑袋都取了下来,沾上石灰吸水,这样人头就不会轻易腐烂。
而另外一些人,则开始搬运山洞里面的粮食和药材,还有一些金银。这些东西上交之后,他们还能得三成,另外还有军功。
如果是在大明周边作战,他们还能找到下家接收这些缴获。但是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地将这些东西运回临时的总部。
杨章德一直提着宗贞盛的脑袋,舍不得放下。
他深受太孙重视,根本不用像其他人一样慢慢升值,唯一制约他上升空间的,只有实打实的军功。
只要有了军功,他的升职就是理所当然。
现在有了宗贞盛的人头,他的升职也就没有障碍,只是不知道,这次回去能升一个什么职位!
镇抚使应该是能保证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升为指挥佥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在庄敬和庞瑛面前,他也不用再低着头了。
而在数千里之外的应天府,皇宫之内喜讯频出。
在胡良娣怀孕之后,太孙妃孙娴,还有几位良媛,承徽,也都传出来了喜讯。
太子妃张氏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开心地合不拢嘴,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朱瞻基嫔妃的月事记录,只要有延迟的,就立即唤了太医来检查。
因为太孙妃怀孕,兴庆宫的大小事务也都被张氏抓了起来,由薛尚宫协助她管理起了兴庆宫。
孙娴虽然舍不得手里的权力,但是她更重视的是继承人的延续,只有生下了继承人,她的太孙妃位置才是稳定的。
所以,她也笼络了薛尚宫一番后,将手里的权力交了出来,自己每天就待在自己的后殿里面养胎。
连续六个嫔妃怀孕,这对皇家是一件好事,对整个大明也是一个定心丸。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棣宣昭被囚禁在凤阳“吴庶人”,“鲁庶人”,“建庶人”进京陛见。
此消息一出,民间立即沸腾了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朱棣准备宽恕他们。
吴庶人和鲁庶人都是建文帝的兄弟,而建庶人则是建文帝的小儿子。他们被囚禁在中都凤阳,一直不得与外界接触。
现在大部分人连他们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如果朱棣要处死他们,根本不会宣扬,现在进行宣扬,还让他们进京,那肯定就是特赦了。
这个消息也让民间对朱棣的看法温和了许多,永乐帝不仅仅是一个好战勇猛的皇帝,同时也具有这怜悯和侠骨柔情。
这种民间的传闻也让朱棣开心不已,每天都要锦衣卫和內监搜集了各处的传闻念给他听。
这件事引起的轰动也相应地冲淡了关于太子生病,太孙要不要亲自侍候和避讳的讨论,让朱瞻基身上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其实朱棣和朱瞻基都没有在乎这些传闻,但是,如果能够有个好名声,谁又愿意被抹黑呢?
当然,也不全是好消息,比如被朱瞻基关注的那个丘长青,一直到如今仍然没有被抓获。
这样证明了丘长青的背后有一股势力在帮他掩护,虽然没有抓住他,但是朱瞻基也并不沮丧,因为这已经证实了他的猜测。
其实不仅是他,朱棣比他更清楚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虽然没有抓住丘长青,但是根据对户籍的清查,基本已经确定他入城的时候,就是借用的凤阳学子余宝的身份。
而这位余宝如今还在凤阳,并没有决定考这一科。
当锦衣卫的人员追查到了凤阳县,凤阳教谕吴思久,县令苏宏,还没有等到锦衣卫上门,就畏罪自杀。
这也让朱棣万分恼火,下令抓了两人的亲眷,全部充军三千里。
论玩起权谋,朱瞻基跟朱棣根本无法比。他毕竟是一个成熟的灵魂穿越,受到了前世的影响,对这个时代的人物的心理了解,还是隔了一层。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太孙,他可能还要适应环境,适应这个时代。
但因为生为太孙,他完全不必迁就谁,只需要别人来迁就他。所以他的改变并不大,这也让他与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朱棣是玩权谋出身的,他对所有的事情的发生,都一种敏锐的触觉,能详细地分解出前因后果并且做出合理的处理。
一个县令,一个教谕,又凭什么为一个钦犯开具路引?这后面当然是有人主使!
而这件事的获利者是谁,根本不需要任何证据,就能让朱棣和朱瞻基肯定。
他们不是判官,不需要讲证据。他们是至高无上的领导者,只需要确定了整件事的几个基础发展点,就能断罪。
当然,朱瞻基不会行动,他毕竟是晚辈。上一次对付朱高煦,他就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