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黑山之困(第1/2 页)
曹操暗地里耍的手段,吕布、公孙瓒两人还不清楚,但靠近并州的黑山军头领张燕却是把曹操的动作看得分明。
黑山军盘踞太行山多年,在并州与冀州几个地方的风评都不是太好。这也是张燕一直难以处理的问题。
张燕早年参与黄巾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他就知道以黄巾散乱的状态很难与兵强马壮的大汉相抗衡,因此提前带着部下跑进了太行山内,以此躲过一劫。
随后,随着大汉局势发展,黄巾大部虽然被消灭殆尽,但临散的部队却一直在四处游荡,如同附骨之蛆一般,让大汉各地官员伤透了脑筋。
后来天下局势骤变,大汉中央政权数次出现危机,几近瓦解。张燕知道是时候该黄巾出山做出一番事业,这才有了张燕夺取并州南部地区的行为。
可惜黄巾毕竟分属流贼,名声不好,一直难以得到大汉百姓的认同。对并州以南地区,张燕采取的都是和地域家族联手,治理地方,然后获取物资的办法。
同样,为了保持黄巾的活力,补充士卒,张燕又采取了兼并其它黄巾,连接为攻守同盟的方式,逐渐扩大黑山黄巾的实力。
张燕此举果然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太行山周边的大大小小黄巾所部便自发投到了黑山军治下,成为了关系紧密的同盟之一。
可惜发展越来越强势的黑山军中,却因实力不断增强,出现了让张燕始料不及的问题。
人是有私心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例外。在太行山安定下来的黄巾,同样也会产生私欲。这些黄巾将领不过是为吃饱穿暖而奋起起义,随着黑山军在并州地区的地位逐渐稳固,很多人开始私底下政权夺利,结党营私。
本来张燕对黑山军还算不错的控制力,也随着人心思变,慢慢削弱了。直至去年除却受张燕直接领导的十万左右人外,其余的二十余万人,不过是依附于他们的别派势力而已。
为了削弱这些人,让他们知道好歹,张燕故意抽调了自己的精锐回山,而把并州南部这一大蛋糕抛给了他们,让他们去抵抗吕布的攻击。此计虽说不怎么地道,但取得的效果不错。
自被吕布教训之后,很多人改变了想法,彻底投入了张燕麾下,让张燕高兴了好久。但是随之而来的粮草问题,却成了让张燕头疼的一大事项。
张燕本身只有4的军队,以掌控的人口来说,军民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要不是时不时的劫掠冀州魏郡等地,张燕早就无法供养这只大军。
其余的黑山军部队加入张燕手下之后,张燕的军卒数量由4暴增到了6人左右,需要供养的人数更是上升到了十万人。
其他黄巾不像张燕一样采取的是垦耕与军事并重之策。他们中许多人的粮草物资来源都是劫掠。以前这些人人少,每年下山打一圈秋风,还能勉强够活。除此之外,张燕也得考虑另外一部分人的安全,要重新安置他们,原先临散的聚居地便不能用了,只能重新开辟,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物资。
所以,当吕布派人前来与他相商让道一事的时候,张燕才会同意下来,放吕布安全进入冀州,去攻击袁绍。
最近曹操北上去招降北方的乱军,让张燕感觉到了压力。曹操此人在张燕心中的威胁性超过吕布很多。
就张燕所见,吕布夺取并州南部之后,对并州的控制力其实并不高。黑山军还有机会进入并州进内,获得一些粮草物资。但自从曹操掌并州之后,张燕却发现,并州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地方。
曹操并未在并州靠近太行山的一面放置太多士卒,但他布置的防线却很有针对性。在重镇放着数千大军防守,其余的小地方则放置小股部队,以大城为核心,形成一条防御线。
这样的办法也许对其他部队没有效果,但对黑山军这种军队来说,起的效果却很卓著。毕竟张燕不可能一次性派出数万的大军猛攻一城,出外劫掠之时,常常都是大小不等的军队组成的混合部队。最大的一股部队也不过上万人或近两万人而已。
以黄巾的混乱指挥系统,毫无目的的劫掠遇上这样的防御,十之都回折戟而回。所以张燕特意下令收拢了部队,不再出山,安心春耕。
最近曹操大将夏侯渊正率着5的军队在壶关等地不断如山剿灭黄巾的行为,让张燕头痛不已。
5的军队,看似不多,可却是不少了。以黄巾的战斗力来说,除了他张燕常年训练的2精锐也许能以同样兵力与他们一较高下外,其余的军队几乎不可能是敌人的对手。
这就导致了黑山军想要剿灭这股部队极为不易。要是派出精锐的战士去围杀他们,势必要上万的人数,行踪根本掩藏不住,而曹军可支援、可撤退,处于主动地位,一个不好就会成为白白耗费了数量巨大的粮草物资,却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摸不到,增大黑山军的粮草危机。可若不派兵支援,小股的黄巾又不是对手,只能往山中跑,大股的又不一定打得过,每每出战,几无胜者。
从局面上来看,这夏侯渊所部反而更像是大家劫舍的流贼,让张燕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