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红木捡漏(第2/4 页)
要产于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在华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
唐昊细细鉴赏,就发现这红木材色不均匀,但深色条纹明显,木材有光泽,唐昊去掉木漆,发现有蔷薇香气,被暴露出来的一部分同时还具有结构细密、纹理交错等特点。
唐昊当然不可能隔着木漆鉴定,那太匪夷所思,想着这种红木家具的鉴定都是要去掉部分木漆的,就算是顶尖高手,也不例外,他不能表现的太特别,唐昊自然也是去掉了一点木漆,因为开口不大,很小,所以非常方便修复,倒不至于因为不买,会给对方造成损失。
唐昊先鉴定了一把摇椅,这把摇椅设计非常精妙,做工一流,一看就是请高明的匠人精心打造出来的,非常沉,这是红木结构过于细密造成的。
“这把是七十年代打造而成的,放到现在有好多年了,我收来的时候,花了两万八,是我早期收藏的,恰巧当时帮我鉴定的就是钱教授。说起这把大红酸枝摇椅,中间还有个插曲。”
见唐昊鉴定完之后,确定是正宗的大红酸枝摇椅,老丁像是想起了往事,道:“当时有两把大红酸枝摇椅,都差不多,我都想买下来,要不是钱教授,我可真要被人坑了。”
“其中一把是赝品?”
唐昊笑问道。
“嗯。赝品。”
教授笑道:“造假的人手段非常高明,用的不是红酸枝木,找了替代品,所以重量上真品红酸枝木并无多大差别,雕刻也好,上漆手法也罢,都非常的精妙,仿若真品,让人防不胜防,当时要不是无意之中我磕掉了木漆比较深,还真就被骗过了。传统的清掉一小部位木漆的鉴定方法,并不可可靠,遇到真正的顶尖高手,要坚定这些人作出的假货,清木漆的时候是要非常深的,但因为怕被破坏,往往卖家是不许过度清木漆的。”
“丁总,这件你想出多少?”
唐昊点头,询问丁总的心理价格。
“你是钱教授来的,又是古董圈子里的,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估价五十万。”
丁总慎重道。
“这是七十年代的,并不是清朝后期,更不要说清朝中期了,哪怕是清朝后期,我都愿意出到一百五十万,但可惜只是七十年代的,这就让这把大红酸枝摇椅的估值大打折扣,五十万有些高,最多只能给到二十万。”
唐昊听对方要价五十万,摇了摇头,他不承认大红酸枝摇椅的估值,估值有些过高,要是年代更久远一些,是清朝后期的,唐昊都愿意翻几倍的高价买,但只是七十年的,五十万买真的估值过高了。
“老丁啊。我都说了我这学生是混古玩圈的,这里面的行情,他清楚的很,你这个要价有些高。给你开二十万的价格,不算低了。其实真要说起来,这大红酸枝摇椅,也只有十几万的价值,当然要是你继续收藏,肯定会攀升。”
钱教授笑呵呵道。
“钱教授,你们还真会还价。二十万就二十万。这么多红木家具等着出,我不可能在红酸枝摇椅上纠结,接着鉴吧。”
丁总道。
敲定红酸枝摇椅之后,唐昊开始鉴定其他红木家具,自然要一个个来。
接下来是圈椅,唐昊鉴定之后,心中咯噔了一下,呼吸都变的急促起来,他以为这把圈椅和之前的红酸枝摇椅一样,也是新料打造的,没想到竟然是老料作出来。
红木分为老料和新料,老料无瑕疵,更完美,新料有瑕疵,和老料比起来大打折扣,喜欢红木家具收藏的藏家,自然更喜欢老料,但老料实在太过稀有,无瑕疵的家具基本不存在,所以很难目睹真容,多数红木家具还是新料常见。
所以唐昊鉴定这把圈椅是无瑕疵的老料之后,自然难抑激动情绪。
“小唐。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教授看唐昊表情不对劲,连忙问道。
唐昊连忙收敛心神,摇头道:“没有,只是没想到这把圈椅会保存的这么好,有些惊讶。”
“这把圈椅当时我买的时候,卖家新上过漆,没有重新上木漆二次修复,可能以前用的漆比较考究,也可能是独传秘方,才能保持这么好吧。”
老丁笑道:“不止这一把,还有一把大红酸枝圈椅,是一对,这对当时品相都非常完好,因为是一对,品相又完好,所以我收的时候多花了些钱,十二万收上来的。你要想要这一对,低于五十万。我是不会卖的。”
显然老丁认为这对大红酸枝圈椅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但唐昊要买,价格肯定能不能给的太低,他的心理价位在五十万,报的价格还是比较实在的,不想和唐昊扯皮,打定主意要尽快出手了。
“我得先看看另一把大红酸枝圈椅怎么样。”
唐昊鉴定完这把大红酸枝圈椅,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去看了另一把,这一把唐昊鉴定就更加细心了,鉴定之后,心中也是震撼不已,没想到这一把也是上好的老料打造出来的,而且年代和之前的第一把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