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后生可畏(第2/3 页)
,好不容易付了首付买了房子,结婚生孩子之后,又面临着孩子的教育问题。
&ep;&ep;学前教育!
&ep;&ep;苏望小时候也上过学前教育,那个时候交学前班,但只是上了一年,然后就上小学了,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学前教育变成了幼儿园,而幼儿园从一年慢慢演变成了三年。
&ep;&ep;幼儿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那就意味着学费不菲,三年的幼儿园消费,最起码需要三万元。
&ep;&ep;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学费是减少了,然而,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出来了,舞蹈、美术、音乐……这些特长班,学费动不动就是上万,家长们还得来回接送。
&ep;&ep;五年的小学加上特长培训啥的,在大城市保守估计二十万。
&ep;&ep;你说你不让孩子学习这些特长,不去报那些好的早教机构,好的小学,没问题,但那意味着你就要参与更激烈的竞争。
&ep;&ep;小学升初中,大城市一般都有要求,要么是公办直升,要么是报民办,要么是有特长,尤其是特长生,最受学校的欢迎,为什么,因为中学需要这方面的考量指标,他们要达成上面的素质教育要求。
&ep;&ep;然而,也许是怕掏不空这些家长们口袋里的钱,在提出素质教育之后,又继续提倡快乐教育,减少学校上课时间,原来小学五点下课,改成4点半甚至更早。
&ep;&ep;许多家长都是上班族,三四点的时间,哪有时间陪孩子,要么就是给孩子报培训班,要么就是让家里老人来接送孩子。
&ep;&ep;教育的资源由原来的国家负担,开始转变成为家庭负担……
&ep;&ep;一个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孩子又一次掏空了积蓄。
&ep;&ep;这是城市里的情况,而在城镇在农村,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开始慢慢吞食寒门弟子的上升空间。
&ep;&ep;一个好的学校,招收的优质资源是有数的,当那些花费了巨额培养出来的某些特长生进入这些名校,那么寒门子弟进入学校的名额就减少,门槛也是开始变窄。
&ep;&ep;寒门弟子没有那么多的钱去学习这些艺术,他们能靠的只有应试教育,可快乐教育导致的学校减负,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减少,离开了校园,他们又没法去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
&ep;&ep;指望孩子们自学?
&ep;&ep;除非一个个都是向苏望这样重生的孩子,否则的话,有几个孩子会老实的自习,更多的都是玩闹。
&ep;&ep;当富人们用钱来给孩子堆积学习资源,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的差距便是一步步拉大。
&ep;&ep;高分低能,成为了那些鼓吹素质教育的人口头禅。
&ep;&ep;被让一张试卷纸决定学生的未来,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放学生的想象力和解放力,甚至还拿一些上学成绩不怎么样的天才们来举例。
&ep;&ep;可关键是,这个世界天才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这些例子根本就不具备参考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变成靠特长来说,而特长又变成了砸钱,到后面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就成为了有钱人光明正大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理由。
&ep;&ep;这个时候,很多人还看不清楚这些,等到再过个几年,这些就显露出来了。
&ep;&ep;苏望曾经看到过一份报道,那位奶茶妹妹被水木大学录取,然后到剑桥留学,有一位水木大学的博士生,在某论坛上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ep;&ep;“奶茶妹妹来水木的时候,我亲眼见到了素质教育对寒门弟子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ep;&ep;这句话,可能有些偏激,但却恰好验证了素质教育对于寒门弟子的冲击。
&ep;&ep;经常有报道说国外的学生追求能力,功课不是很多,以此来说事,但实际上国外真正的精英接受的都是私立教育,这些私立教育有着严苛的学习要求,丝毫不比国内的应试要求低。
&ep;&ep;公立教育确实是很快乐,但这些人日后大部分都是从事的底层工作。
&ep;&ep;如果国外真的是追求素质教育,那为何那些国际名校对留学的学生要求很高,而不是说你跳舞跳的好,你画画画的好,嗯,你这个人素质很高就可以来我们学校留学了。
&ep;&ep;……
&ep;&ep;江西,某退休养老院!
&ep;&ep;“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此子说了老夫没敢说的话。”
&ep;&ep;“老师,可关键苏望这言论和目前的主流有些不对啊,这样会不会出事。”刘毅超有些担忧问道。
&ep;&ep;“能出什么事情,能出事的话中华日报还能刊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