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1/2 页)
朱棣对这个地球仪的重视,要远远超过了朱瞻基的想象。
他不仅派出了一个两百人的太监队伍,时刻严守兴庆宫,还将兴庆宫的主楼列为了禁区。
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等都不能登上兴庆宫的二楼。
而且,当天下午,內监,锦衣卫,包括五军都督府的三支人马,分别奔赴宁波。
朱棣倒不是不相信金阔,更主要的是防止金阔做事不严密,泄露出了机密。
不过朱瞻基和金阔早就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将所有接触过这批鬼佬的士兵都已经集中了起来。
他们因为语言不通,其实根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
被关进市舶司以后,除了领头的鬼佬,其余人都是直接关进大牢。而领头的鬼佬被金阔单独关了两个月又杀掉,他们遭受暴风雨的船上的东西,大部分也被市舶司收了起来,一些故意烧掉。
剩下的一些航海的用品,生活用品,这些都不会泄露多少秘密。
至于哪些是被金阔收起来的,那些是朱瞻基塞进去的,也就只有一个金阔知道。
所以,这些调查哪怕疑点重重,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金阔说谎。
当朱棣派的人从菲律宾,从日本找到金银矿,那个时候,自然就再不会怀疑这批东西的来历了。
朱棣忙,朱瞻基也不清闲,从宁波运回来的这些礼物,他要一个个送出去。然后要查账,还要安排余先前往宁波,接替金阔的职位。
余先办事远不如金阔稳重,朱瞻基自然也不会把所有资源都交到他一个人手中。
征求了金阔的意见之后,他将金阔的两个得力助手依旧留在了市舶司,一个负责南来北往的商业运作,一个负责与各大世家联络,而余先就先只负责市舶司的工作。
金阔也很忙,毫无准备之下,他要接手印绶监的工作,各方面人情也要走到位,这个新年他是闲不下来了。
当天晚上,朱瞻基陪着朱棣,朱高炽一起款待了京城勋贵们,晚间又一起来到了兴庆宫。
祖孙三代,在明亮的烛光下看着彩色的的地球仪。朱高炽第一次看到这些,他比中午的朱棣还要不如,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看到的一切。
但是,郑和下西洋也画了不少海图,最少在东南亚的地形上,这个地球仪已经得到了验证。
想要确认地图的真伪并不难,特别是后世的亚洲第一大无烟煤矿,就是在海边,又是现在交趾承宣布政司的地盘,想要知道真伪再容易不过。
朱棣只需要下一道旨意,就能让当地驻军查清楚。
不过现在快过年了,准备过完年再处理这些事。
父子两个坐在地球仪的旁边,一边看着地球仪,一边对照着“麦哲伦航海日记”沉浸在征服世界的白日梦里。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朱瞻基就心满意足了。
他自认并不比古人聪明,从夏商周时代起,中原大地就诞生了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悠久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一直到几千年后仍然影响着这个世界。
后人比前人优势的地方在于,多具备了一些历史经验和世界认知。但是在智商和情商方面,并没有任何优势。
许多事情,并不一定你就能比古人干的好,因为在历史的契合度上,他们比朱瞻基更具有完美融合的优势。
下位者劳力,中位者劳智,上位者劳人。
以朱瞻基现在的地位,他根本不需要耍什么阴谋诡计,也不需要耍小聪明。
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里,上面有两个长辈,一个是万众归心的皇帝,一个是受中产阶级儒家推崇的太子。
他完全不必费心经营,只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就可以了。
用皇帝和太子帮他打前站,可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改革了。
而且,看他们的样子,绝对是心甘情愿地来做这一切。
日本的石见银山那里军阀混战,朱棣恐怕还会有一些顾虑,但是菲律宾的金矿,越南的煤矿,朱棣绝对不会放过。
越是看着这个地球仪,朱棣也越是可惜。“短短四年之间,这位麦哲伦竟然能环绕世界一圈,还能绘制出来如此精密的地图,此人乃是大才啊。这种绘制方法,包括矿山探查方法,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朱瞻基生怕朱棣觉得可惜,转而又会恼杀了“麦哲伦”的金阔。这个时代,被一个皇帝恼,那金阔可就要小心了。
“皇爷爷,此事并不可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真是因为大才,舍不得杀他,把这等秘密泄露出去,对我大明百害无一利。”
“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与我大明抗衡的国家吗?我大明何惧之有?”
“皇爷爷,一个北元就让我大明难以分身。对我大明来说,北元才是心腹大患。此疾不除,我大明难有精力他顾。”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以基儿之见,此事该如何着手?”
朱瞻基看了看一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