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任务(第1/2 页)
等马迪接过了刘万递过去的方程式,朱瞻基又跟马致才说道:“原本准备过年之后再劳驾马所副,不过今日既然来了,我也带马所副看看我这里的收藏,以后,这些东西传播出去,还要依靠马所副的手艺。”
“不敢当殿下说,微臣这条命就是殿下给的,自当愿鞠躬尽瘁。”
这个时代的人啊,动不动就说死,这一点真的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朱瞻基索性当没有听见,率先走出了这间屋子。
马迪看了看手里的方程式,又看了看自己的伯父。马致才也不敢多说话,只是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色,轻轻点了点头,连忙跟着出了屋子。
就在这一排房子的后面,两排房子之间,夹了一个大仓库。仓库的大门紧锁,以马致才看来,最少有半年以上没有打开过了。
那个叫刘万的小太监拿出了一把钥匙,试了几次,才打开了铜锁。
然后两个小太监合力拉开了这两扇铁门。
朱瞻基站在门口看了看,虽然奖金一年的时间没有打开过,但是因为屋子的封闭性比较好,里面的灰尘也不算多。
李亮轻声说道:“殿下,我们先清理一下,你再进来吧!”
“没事,我只是带马所副看看环境,让他知道今后要做什么事,也有所准备。”
马致才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原以为这是一间放置什么物品的仓库,却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是一个木工作坊。
除了工具更加精巧一些,一些工具不同,这里面的摆设,跟他自己的作坊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这里面的摆设也有些杂乱无章。各种不同的木料,制作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模型,堆的到处都是。
难道太孙殿下有做木工的嗜好?他第一时间如此之想,但是又自我否定了,因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传言啊!
等他再看仔细一些,发现这里面的所有模型自己几乎都不认识,各种不同的木料也看不出是做什么用途。
在屋子的一角,他还看见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风筝,只是没有尾巴,也不知道这样的风筝能不能飞上天。
朱瞻基走到了一个大柜子的前面,亲手拿出了钥匙,打开了柜门。“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工作台上。”
几个小太监清理桌面,然后拿出了柜子里被各种布包着的物品,这个物品各种各样,马致才也不能看出是什么东西来。
然后,朱瞻基向他招了招手,他连忙走到近前,屏住呼吸,看着朱瞻基打开了这些布包。
第一个被朱瞻基拿出来的是一把直尺,这条直尺大约三尺长短,上面被标注了一条条小型的直杠。
随后,又是一把角尺,然后还有一把木制圆规,游标卡尺,等各种度量工具。
相比屋子里的其他试验品,朱瞻基最重视的就是这最简单工具,因为这些才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标准。
只是,想要推广这些标准,直接拿出后世的标准是不行的,他必须要在如今的度量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整合,才能让所有人接受,
后世的米,原本是巴黎到北极的千万分之一,后来又改成了光速的大约三十万分之一。
这两个标准朱瞻基当然不会采用,也无法采用,所以直接采用了如今的大明度量标准。
大明并没有米这个标准,从大到小,分别是里,引,丈,尺,寸,分,厘,毫,丝,忽,微,纤。
除了引是十五进制之外,其余都是十进制,这个标准其实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
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米这个最常用,也最容易作为度量标准的尺寸。
而且,明朝的里与后世相差也不大,大约是后世的530米左右,这个标准是根据周制一直流传下来的,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以,朱瞻基根本不用拿出后世的标准,只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度量单位就可以了。
这两个度量单位,一个是公里,一个是米。
加上这两个度量单位,整个长度的度量衡,就能形成完整的十进制系统。
虽然现在的米比后世的米稍微长了大约百分之六,但是在后世的米还没有出现之前,大明的米就能成为后世通用标准。
马致才就是搞这一行的,所以朱瞻基只是简单一说,他就完全明白了过来。并且根据这个米的标准,很容易就换算出了面积,地积,体积的新标准。
因为是完整的十进制,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就比原来的标准更容易计算。
朱瞻基这才说道:“我需要你严格根据现有的里的标准,制定出精确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标准,这应该不困难吧?”
马致才躬身说道:“殿下已经给出了划分的标准,微臣只是简单刻画,完全没有问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自秦皇统一天下度量衡,这一千多年,度量衡屡屡扩大,原来的的一丈只有两米多一点,如今却已经到了三米多。我们现在就是要制定一套十进制的度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