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坐顺风车的】(第1/3 页)
第52章【坐顺风车的】
第四十九章【坐顺风车的】
晚饭是一筐子面包,刚出炉的。这家旅馆是殖民时代的风格,后厨里烤面包的服务还是有配套的。
矿泉水就面包,算是把晚饭对付了——当地的咖喱饭和豆子汤,陈诺是打死都不敢碰的。
晚上七点来钟,陈诺晃晃悠悠的出了旅馆,走在加德满都的大街上。
这个年代,加德满都还没有几个国内的游客……现在最流行的是东南亚新马泰。
要到十几年后的新媒体时代,这个地方才会被一群网络大v伙同几家旅游业的二道贩子联合起来,弄出那个“幸福指数最高”的噱头。
谁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幸福指数最高”,是哪家野鸡组织评出来的。
反正尼泊尔人民自己肯定是不认的。
要说文艺青年这个词儿,在七八十年代还是褒义的,因为含金量高。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门槛也高啊。你至少得熟读泰戈尔,熟读雪莱叶慈,国内的话,海子顾城舒婷北岛必须都要能挂在嘴上。
到了九十年代,稍微弱了点,但至少也要看过王小波,读过三毛,开口闭口能把电影的新浪潮说个一二三四五。王家卫的台词也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2000年后,坏了菜了。互联网的爆发,使得文艺青年这个群体一下就涌入大量装逼的……装逼其实没毛病,因为老一辈的文艺青年也喜欢装逼。
可问题是,新涌入的大多数肚子里没货只会装逼,而且是瞎几把装。
一个最大的原因是,2000之前的文艺青年,是真的存在一些文化层次的领先度的。可2000年之后,高等教育普及,满大街都是大学生。
这时候,一个没文化满嘴矫情的人跟你bb,路人就反感了:谁他么没上过大学,谁他么没受过高等教育?轮得着你跟我装?
文学素养是没有的,全特么看了几句从那些文学二道贩子弄出来的心灵鸡汤,就敢出来装。
到了后来更扯淡,新媒体时代,集体变身,在自己的微博和朋友圈里岁月静好一派婉约,到了别人的地方就开口闭口生殖器。书是没看过几本的——尽刷小红书了。
为啥呢?
因为装逼的成本低了。
不需要你费心费力的去啃大部头的名著或者诗篇,看懂看不懂都没所谓——不用你去看。
有的是新媒体的大v,用夹带私货的软文,直接把金句浓缩了塞给你:拿去,不用看全篇著作,就这两句,拿去够装逼了。
话说回来,那些笃信尼泊尔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沙雕文艺青年,其实和之前那些搭车去了趟xz就高呼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升华的沙雕……其中一部分是重合的,是同一批人群。
嗯,就是个别啊,个别的那种不坐飞机,一路沿着川藏公路搭顺风车,把自己打扮的跟吉普赛女郎一样,白天各种蹭车,晚上炮火连天,以肉身布施,替代车费旅费食宿费,最后一路到布达拉宫门口。(有兴趣的自己网上找前几年的一些文章,有描述,这里不细说了。)
这时候,看着干净的天,呼吸着含氧量低下的空气,高呼一声:心灵得到的净化。
然后就是朋友圈微博各种矫情的文字发出去,配着自己顶着高原红的脏兮兮的脸。
一幅看破世俗,心灵无限升华,灵魂净化的矫情嘴脸……
净你妹的化。
身上的腥臊味洗干净了没?
婊气冲天。
·
陈诺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提着大包小包回来。回到旅馆的时候,邮寄的包裹已经送到了他的房间里。
在房间里清点了一下东西,打包收拾好后,陈诺来到了一楼的大厅,找到了旅馆的老板。
“我需要去卢卡拉,然后去ebc。”
旅馆的老板是个英国人,皮肤黝黑,目光精明,看着面前的这位客人,笑了笑:“徒步?”
“不,飞机。”
“朋友,如果是去ebc的话,我建议你飞到卢卡拉就可以了,然后你可以徒步过去,雇佣几个夏尔巴人,再雇佣牦牛队运送你的物资,而且沿途还可以看一看美好的风景。”
陈诺咧嘴笑了笑:“我赶时间,请帮我联系一下。”
老板叫威尔逊,一个典型的大不列颠人的名字。他的这家开在加德满都的旅馆,看着不起眼,但其实是很多圈内爱好者都会选择的地方。
而这个威尔逊本身也是当地的几个登山徒步协会的成员——资深的那种。
一些初次到尼泊尔的登山徒步爱好者,都可以从他这里得到一些咨询和帮助,当然,付费的。
这也是陈诺选择这家旅馆的最大原因。
他要去ebc。
全称是:
俗称:珠峰大本营。
位于海拔5300米左右的地方,是全世界所有攀登珠峰的登山队和登山爱好者,在对珠峰发起冲刺前的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