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见(第1/2 页)
兵符在手,陈丹朱的行动没有遭到阻拦。
“哥哥不在了,姐姐有了身孕。”她对护卫们说道,“父亲让我去见姐夫。”
听了她的话,护卫们神情都有些悲伤,这几十年天下不太平,陈太傅披甲征战,很大年纪才成亲,又落下残疾,这些年被大王冷落,兵权也流散了。
但幸有儿女成材。
长女嫁了个出身平凡的小将,小将悍勇颇有陈猎虎风采,儿子从十五岁就在军中历练,如今可以领兵为帅,后继有人,陈猎虎的部众精神振奋,没想到刚迎击朝廷兵马,陈丹阳就因为信报有误陷入重围没有援兵一命呜呼。
现在陈家无男儿可用,只能女儿上阵了,护卫们悲愤发誓一定护送小姐尽快到前线。
陈丹朱出了城就弃车换了马匹,雨一直没有停,有时大有时小,路途泥泞,但在这连绵不停的雨中能看到一群群逃难的灾民,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向国都的方向奔去。
护卫们吓了一跳,吴地物资丰饶从无灾年,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灾民?国都里外明明繁华如旧啊。
“二小姐。”在路边歇息的时候,护卫陈立过来低声说道,“我打听了,竟然还有从江州过来的难民。”
这意味着江州那边也打起来了?护卫们神情震惊,怎么可能,没听到这个消息啊,只说朝廷列兵北线十五万,吴地兵马在那边有二十万,再加上长江阻挡,根本不用畏惧。
但江州那边打起来了,情况就不太妙了——朝廷的兵马要分别应对吴周齐,竟然还能在南边布兵。
陈丹朱捧着一块干饼用力的啃着没有说话。
“二小姐。”另一个护卫奔来,神情紧张的拿出一张揉烂的纸,“难民们手中有人传阅这个。”
护卫们围上来看,字迹被浸泡,但依稀可以看到写的竟然是讨伐吴王二十罪——
他们的面色发白,这种大逆不道的东西,怎么会在国中流传?
因为吴地已经遍布朝廷眼线了,兵马也不止在北线列兵,事实上东起海滨西到巴蜀,夏军舟楫横亘连绵围住了吴地。
吴国上下都说吴地天险安稳,却不想想这几十年,天下动荡,是陈氏带着兵马在外到处征战,打出了吴地的气势,让其他人不敢小瞧,才有吴地的安稳。
如若不然,吴国就像燕国鲁国那样被瓜分了。
单靠天险?呵——看看吴王将父亲兵权分落后,这才不到十年,吴国就如同筛子一般了。
与接过父亲衣钵的新一代吴王沉迷享乐相比,这一任十五岁登基的新天子,有着不逊与开国高祖的智慧和胆气,经历了五国之乱,又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二十年,朝廷已经不再是以前那般孱弱了,所以皇帝才敢推行分恩制,才敢对诸侯王用兵。
而这二十年,诸侯王们老去的沉浸在旧日中荒废,新任的则只知享乐。
陈丹朱不说话专心的啃干粮。
护卫陈立迟疑一下:“二小姐,外边的情况要不要给老大人说一声?”
陈丹朱视线看着泥泞大路,停了没多久的雨水又淅淅沥沥的下起来,这雨会持续十天,河水暴涨,一旦挖开,最先遭殃就是国都外的民众,这些灾民从其他地方奔来,本是求一条生路,却不想是走上了黄泉路。
“不用说了,没有用。”陈丹朱道,“这些消息国都里不是不知道,只是不让大家知道罢了。”
这些动向消息父亲早就报告王庭,但王庭偏偏不应对,上下官员争论不休,吴王一味不管,认为朝廷的兵马打不过来,当然他更不愿意主动去打朝廷,就等着周王齐王两人出力——免得影响他每年一次的大祭祀。
祭祀的时候他会祝祷这个忤逆祖训的皇帝早点死,然后他就会挑选一个合适的皇子奉为新帝——就像他父王做过的那样,唉,这就是他父王眼光不好了,选了这么个不仁不义的皇帝,他到时候可不会犯这个错,一定会挑选一个很好的皇子。
要想能挑选合适的皇子,就要保存足够的实力,这是吴王的想法,他还在宴席上说出来,近臣们都赞叹大王想的周道,只有陈太傅气的晕过去被抬回来了。
唉,得知哥哥丹阳死讯父亲都没有晕过去,陈丹朱将最后一口饼子啃完,喝了一口冷水,起身只道:“赶路吧。”
护卫们对视一眼,既然如此,这些大事由大人们做主,他们当小兵的就不多说话了,护着陈丹朱日夜不停冒着风雨疾驰,就在陈丹朱一张脸变的没有血色的时候,终于到了李梁所在。
此时天已近黄昏。
陈丹朱没有立刻奔军营,在城镇前停下唤住陈立将兵符交给他:“你带着五人,去左翼军,你在那边有认识的人吗?”
左翼军驻守在浦南渡口一线,防控河道,数百战舰,当初哥哥陈丹阳就在这里为帅。
陈立毫不犹豫点头:“周督军在那里,与我们能兄弟相称。”看着手里的兵符又不解,“老大人有什么命令?”
这兵符不是去给李梁送命令的吗?怎么小姐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