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980节 质疑军令的大唐武士(第3/4 页)
&ep;罗昱派五千兵马镇守锡兰,亲自押着锡兰王室,贵族,僧侣,战俘奴隶,以及缴获的大量金银物资,返回大唐。
&ep;&ep;等到二月下旬,陈淑桢也攻入曼索拉王城,灭曼索拉国。曼索拉王在战场上被斩杀。唐军同样获取价值一千多万的财物,以及十几万头耕牛,近十万俘虏奴隶。
&ep;&ep;但是,曼索拉国比锡兰强大的多,战士也悍不畏死,极其狂热,还有一支数千人的精锐骑兵,不愧是后世有名的锡克精兵。
&ep;&ep;大唐联军用伤亡数千的代价,才歼灭曼索拉国的主力大军。其中光是唐军的伤亡,就有上千人。
&ep;&ep;无论如何,这个在天竺诸国中一直属于另类的军事强国,不复存在了。
&ep;&ep;大唐一月之内,连灭两国。
&ep;&ep;捷报传到洛阳,唐主虽然毫不意外,却还是很高兴,下诏晋罗昱为县侯,晋陈淑桢为郡公。
&ep;&ep;同时告诉罗昱和陈淑桢,让他们到长安献俘。
&ep;&ep;因为,大唐要迁都长安了。
&ep;&ep;洪武六年三月初,李洛受到雍州牧,都督西北诸军事文天祥和长安营造大臣张志纯的联合奏请。
&ep;&ep;两人奏报说,长安城和长安宫,已经全部竣工。恳请陛下迁都长安。
&ep;&ep;长安工程从洪武二年十月开始动工,到洪武六年三月竣工,修建了近三年半的时间,用工近七十万,耗费钱粮两千多万,终于大功告成了。
&ep;&ep;李洛看着张志纯手绘的长安城和长安宫图画,心驰神往,龙颜大悦。
&ep;&ep;李洛几年没有去长安了,他不知道长安的工程怎么样。可如今仅仅看着图,就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
&ep;&ep;天子将图展示给群臣观看,群臣无不惊叹:天下第一城!
&ep;&ep;光看这图纸,就能想象长安城的绝世风采了。
&ep;&ep;牟巘赞叹着说道:“臣昔年读杜牧《阿房宫赋》,班固《两都赋》,左思《三都赋》,皆为赋中宫室之美,华阙之大而叹。如今看我大唐长安,当真是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啊。”
&ep;&ep;姚隧抚须道:“坤灵正位,太紫圆方,宫阙巍巍,天阁苍苍。山河幽幽,表里茫茫。诚乃天朝之都也!”
&ep;&ep;钱选道:“以臣所见,更甚先唐长安城啊。而且这格局,仍不失当年长安城样貌,大有复原气象,这就更加难得了。”
&ep;&ep;群臣纷纷恭贺,皇帝和皇后都是心中喜悦。
&ep;&ep;“诸卿可有《长安赋》献上?”李洛笑吟吟的问道。
&ep;&ep;文臣们一起露出为难之色。
&ep;&ep;这宫赋体的大赋,本就不好写。加上珠玉在前,如《两都赋》、《两京赋》、《上林赋》、《三都赋》、《西都赋》,其实已经写尽了,无法超越前人了。
&ep;&ep;这就如同:“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ep;&ep;又如,苏子《水调歌头》后,何人能写中秋词?
&ep;&ep;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写出力压前贤的都城大赋,实在太难了。
&ep;&ep;“陛下,臣无能,没有《长安赋》献上。”姚隧有些羞愧的说道。
&ep;&ep;唐主哈哈大笑:“无妨无妨!唉,文先生也在告愧,说他搜索枯肠,也写不出比前人更好的西都大赋,只能作罢。”
&ep;&ep;文臣们这才松了口气。
&ep;&ep;李洛很满意的将目光从图画上收回,下令道:“传旨,三月十二,迁都长安!”
&ep;&ep;“遵旨!”
&ep;&ep;迁都事宜早就准备好了。三月十二不过是黄道吉日而已。
&ep;&ep;天子诏书一下,整个唐廷立刻开启了迁都大政。
&ep;&ep;唐廷在洛阳呆了不到两年,就又要迁入长安了。不过,洛阳作为至关重要的东都,以后也会重修,将来也少不得御驾经常东来驻跸。这洛阳,可不是其他都城可比的。
&ep;&ep;其他不说,单说今年就要复原的洛阳西苑,就是大唐一等一的林园胜景,冠绝天下,天子怎会不来?
&ep;&ep;内政府和礼部的官员,先行一步西入长安,准备迁都大典。禁军和大安府,宪兵司,也分派人手西去长安,负责天子安保警戒大事。
&ep;&ep;五日后,洪武六年三月十二,唐主李洛率领皇室、文武百官、禁军、侍卫、宫人七万余人,在洛阳百姓的哭泣声中,浩浩荡荡离开东都洛阳,从潼关西入关中。
&ep;&ep;华夏3988年三月十八,天子到达蓝田大营。文天祥亲自在蓝田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