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战略(第1/2 页)
今生,萧桓没能拱夏侯有福上位,没能趁着这次机会一跃成为当朝最显赫的权臣。卢渊想立西海王为帝,失去了新君的信任。
两人也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只是不知道萧桓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会做些什么?
夏侯虞思忖着,走了神,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萧桓正说起卢渊的用意:“……任命卢淮为中军将军、持节、都督扬豫徐三州诸军事。着徐州刺史为前锋,安西将军为督统,从淮安调粮,北上伐凉。”
她闻言不由沉吟道:“卢渊想从京口过江?”
朝廷若想北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西南,从牛渚渡江,经历阳北上;一是向东,从京口渡江,经广陵、彭城北上。从西南北上,要借助襄荆两州。从东北上,要借助徐豫两州。
此时萧桓任骠骑将军,持节、都督豫、徐两州军事。
卢渊选择从东北上,不会是想借机把萧桓甩到角落里去吧?
夏侯虞似笑非笑地瞥了萧桓一眼。
萧桓却难掩心中的惊涛骇浪。
像夏侯虞这样擅长宫闱争斗的公主,不是应该更关心哪个家族向她示好?哪位臣子愿意给她办事?谁家的妇人对她不敬?谁家又牵扯了些什么秘辛吗?
她怎么知道北伐应该走哪条路?
萧桓讶然地望着夏侯虞,随后觉得自己做为夏侯虞的驸马,却流露出对公主一点也不了解的表情非常的蠢。他忙收敛了情绪,做出一副“这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就应该这样说话”的神情,道:“不错。大将军准备从京口渡江北伐。”
前世,萧桓也是从京口渡的江,一直打到了洛阳。
如今卢淮还有卢渊坐镇建康城,粮草补给根本不用费心,仗打得说不定比萧桓那个时候更轻松。
难道她重生了,没有救成她的阿弟,却便宜了卢渊不成?
卢家若是再立下此等战功,声威将一时无两,甚至比前世还要喧赫。
那她岂不是要继续被卢渊压制?
夏侯虞是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她不愿意陷入权力的争斗是一回事,可被迫远走他乡又是另一回事。
难怪萧桓来找她。
他想必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夏侯虞道:“你有什么打算?”
萧桓皱了皱眉,不知道是因为事关重大,还是因为刚才夏侯虞的表现让他另眼相看,他神情比刚才严肃了几分,凝声道:“大将军在提议由卢淮主持北伐之前,提议让我节持、都督襄荆两州军事。”
夏侯虞的舅父是荆州刺史。
若萧桓持节、都督襄荆两州军事,就成了夏侯虞的舅舅郑芬的上司了。
这让郑家怎么想?她怎么想?
可她不得不承认,卢渊的算盘打得还真不错。
郑家和萧家在西边争权夺利,消耗家族势力,卢家却占据江南,悠闲布局,独霸朝政。
假以时日,两家高低立现。
不过,萧桓特意来跟她说这件事,想必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安排不妥当。
这就还有谈的余地。
萧桓有些不自在。
夏侯虞是他的妻子,身份尊贵,他不求她对他恭顺敬重,可这样一副公事公办,客气疏离的样子,他怎样想都觉得非常违和。
可他时间有限,既不能跟夏侯虞多说,也容不得他多想。他直言道:“让舅父回建康城任尚书仆射如何?”
尚书仆射,掌握朝中政务。
萧桓想由他在军事上和卢家抗衡,由她舅父牵制卢渊。
从表面看来,这个主意很不错,也不怪前世萧桓能做到大司马的位置,权倾朝野,夏侯有福和冯氏连她这个空有其名的萧桓夫人都要忌惮几分。
可惜萧桓进入权贵中心的时间太短,对她的舅父估计了解不多。
夏侯虞的外祖父郑璨曾官拜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三十年前,是个堪比卢渊的人物。文宣皇后进宫,都与此有关。
若是她舅父争气,有个这样有本事的父亲,他怎么会到如今还只是个荆州刺史?
但夏侯虞也不想说自己的舅父不好。
她委婉地道:“都督与其为舅父争取尚书仆射之职,不如为谢侠争取这个职务。”
萧桓惊讶地看了夏侯虞一眼。
夏侯虞神色悠然,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盅来喝了一口茶。
萧桓明白过来。
他想了想,道:“长公主和谢大人很熟吗?”
他们现在要抱团对付卢渊,不仅要求家族利益相同,还需要人品过硬。不然半路在后面捅刀子,再有本事的人也搁不住,再好的局面也保不了。
夏侯虞道:“只要想做,总是能做成的,就看你敢不敢做?怎么做了?”
萧桓看着夏侯虞的眼睛一亮,觉得夏侯虞这句话简直说到他心坎上了。
当初吴中着姓被清理,却只留下了奄奄一息的萧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