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小鬼当家》的背后,是成年人的无奈(求推荐票)(第1/2 页)
《小鬼当家》背后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八四年,约翰-休斯执导的处女作《十六支蜡烛》以六百五十万的制片成本,斩获了两千三百万的北美票房,这一成绩,令他在美式青春片领域崭露头角,也给他本人带来了极强的信心,于是乎,他便再接再厉,拿出了八二年就已经写好的剧本《早餐俱乐部》,找到了环球,希望对方能够投资。
有一个盈利项目在前,环球当然不会拒绝,但可惜的是,在审核过剧本之后,环球觉得这个项目太过简单,场景过少,于是,就给了一百万的制片预算。
一百万的预算在当时的好莱坞能干什么?
八零年的好莱坞就已经有两千万的片酬了!
别说请那些超a了,就连b-list都请不来!即便是个c,也要占据不少制片成本!
但——
约翰-休斯心中的主角人选,却是尼古拉斯-凯奇。
六四年出生的凯奇,当时刚满二十岁,只出演过六部电影,更多的时候是给别人做配。
按照好莱坞的薪酬原则,约翰-休斯完全请得起凯奇,可凯奇,却看不上约翰-休斯。
理由很简单,他参演的六个项目中,有两部是他叔叔弗朗西斯-科波拉亲自执导的,其他的项目不是有大咖护航就是给足了钱,身为科波拉的侄子,就算他不用叔叔的关系,也能接到一堆本子,在这种情况下,你一个刚刚冒头的约翰-休斯算个屁啊!
于是,凯奇便回绝了约翰-休斯。
他回绝的方式,非常简单。
报出天价片酬,体现自己的咖位,让约翰-休斯望而却步。
这一行为,令本就对预算不满的约翰-休斯极其恼火,但他没办法。
去找人家理论吗?
不现实。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环球,在全力支持一部电影——
泽米基斯和斯皮尔伯格的《回到未来》。
约翰-休斯若是和凯奇硬刚,科波拉那边或许还被蒙在鼓里时,人家环球,就把他踢出局了!
毕竟,这只是一个百万投资的小项目。
和斯皮尔伯格相比,约翰-休斯算个屁啊!
为什么由扯到斯皮尔伯格身上来了?
还不是因为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四位,是抱团玩游戏的吗?
这些犹太帮的家伙约翰-休斯一个都得罪不起,就算有火,也得憋着。
所以,即便后来《早餐俱乐部》爆红,约翰-休斯也没有隔空喊话的意思,他知道自己这条胳膊,拧不过犹太帮那条大腿,不仅如此,他还主动跑了,从环球跑到了派拉蒙,把《春天不是读书天》交给了派拉蒙制作发行。
而随着事情的过去,约翰-休斯便再也没有和犹太帮有所交集。
他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成绩也是好一部坏一部。
直到八九年,华纳把《小鬼当家》毙掉之后,犹太帮,便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
和《回到未来》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所说的一样,约翰-休斯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是否被架空了,更不在意克里斯-哥伦布是否越过自己这个制片人,定下了两名主演,他甚至非常高兴,自己的项目能够继续运转,他真正在意的,是项目立项之后,哥伦布这个犹太帮的人,想要把主角也给敲定。
若是任由哥伦布敲定主角,那他可是第二次栽在了犹太帮的手上。
上一次被凯奇落了面子,这一回剧组又要被犹太帮完全接管?
约翰-休斯,有些不甘心。
但不甘心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他是制片人,他也没法正面的冲哥伦布吼出,“你给老子滚!”
因为他明白,若是踢走了哥伦布,那就意味着福克斯可能撤资。
福克斯一旦撤资,那他这项目就彻底完了。
被大凯子华纳和捡漏王福克斯放弃的项目,又有几家公司,愿意投资?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哥伦布另寻新人的做法没有问题,因为他朋友的儿子麦考利,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名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才是最大的痛苦,麦考利越能赚钱,他的老爹就越会心狠手辣的将其吸干……
一边,是自己的颜面,另一边,是将朋友的儿子推入深渊。
约翰-休斯不知道该怎么选,所以他便把一切,交给了上帝。
身为制片人,他同意了哥伦布的海选要求,如果在海选中,能让他遇到一位一眼相中的男孩,那麦考利,就会被直接淘汰,但如果没有发现,那麦考利,便是主演。
哥伦布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他是一名新人导演,只是凭剧本打入犹太帮的,他也想凭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事业,而不是时时刻刻被外界点评为:没有斯皮尔伯格,他就成不了事。
在这种情况下,罗兰参与试镜时,才会发现,约翰-休斯根本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