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第2/3 页)
店王羽秋。两个邻居都到了。那文书上写道:
立过继文书倪霜峰今将第六子倪廷玺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今欲有凭立此过继文书永远存照。嘉靖十六年十月初一日。立过继文书:倪霜峰。凭中邻:张国重、王羽秋。
都画了押。鲍文卿拿出二十两银子来付与倪老爹去了。鲍文卿又谢了众人。自此两家来往不绝。
这倪廷玺改名鲍廷玺甚是聪明伶俐。鲍文卿因他是正经人家儿子不肯叫他学戏送他读了两年书帮着当家营班。到十八岁上倪老爹去世了鲍文卿又拿出几十两银子来替他料理后事自己去一连哭了几场依旧叫儿子去披麻戴孝送倪老爹人土。自此以后鲍廷玺着实得力。他娘说他是螟蛉之子不疼他只疼的是女儿、女婿。鲍文卿说他是正经人家儿女比亲生的还疼些。每日吃茶吃酒都带着他;在外揽生意都同着他让他赚几个钱添衣帽鞋袜;又心里算计要替他娶个媳妇。
那日早上正要带着鲍廷玺出门只见门口一个人骑了一匹骡子到门口下了骡子进来。鲍文卿认得是天长县杜老爷的管家姓邵的便道:“绍大爷你几时过江来的?”邵管家道:“特过江来寻鲍师父。”鲍文卿同他作了揖叫儿子也作了揖请他坐下拿水来洗脸拿茶来吃。吃着问道:“我记得你家老太大该在这年把正七十岁想是过来定戏的?你家大老爷在府安?”邵管家笑道:“正是为此。老爷吩咐要定二十本戏。鲍师父你家可有班子?若有。就接了你的班子过去。”鲍文卿道:“我家现有一个小班自然该去伺候。只不知要几时动身?”邵管家道:“就在出月动身。”说罢邵管家叫跟骡的人把行李搬了进来骡子打回去。邵管家在被套内取出一封银子来递与鲍文卿道:“这是五十两定银鲍师父你且收了其余的领班子过去再付。”文卿收了银子当晚整治酒席大盘大碗留邵管家吃了半夜。次日邵管家上街去买东西买了四五天雇头口先过江去了。鲍文卿也就收拾带着鲍廷玺领了班子到天长杜府去做戏。做了四十多天回来足足赚了一百几十两银子。父子两个一路感杜府的恩德不尽。那一班十几个小戏子也是杜府老太太每人另外赏他一件棉袄一双鞋袜。各家父母知道也着实感恩又来谢了鲍文卿。鲍文卿仍旧领了班子在南京城里做戏。
那一日在上河去做夜戏五更天散了戏戏子和箱都先进城来了他父子两个在上河澡堂子里洗了一个澡吃了些茶点心慢慢走回来到了家门口鲍文卿道:“我们不必拢家了。内桥有个人家定了明日的戏我和你趁早去把他的银子秤来。”当下鲍廷玺跟着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檐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遮阳到了跟前上写着“安庆府正堂”。鲍文卿正仰脸看着遮阳轿子已到。那轿子里面的官看见鲍文卿吃了一惊。鲍文卿回过脸来看那官时原来便是安东县向老爷他原来升了。轿子才过去那官叫跟轿的青衣人到轿前说了几句话那青衣人飞跑到鲍文卿眼前问道:“太老爷问你可是鲍师父么?”鲍文卿道:“我便是。太老爷可是做过安东县升了来的?”那人道:“是。太爷公馆在贡院门口张家河房里请鲍师父在那里去相会。”说罢飞跑赶着轿子去了。
鲍文卿领着儿子走到贡院前香蜡店里买了一个手本上写“门下鲍文卿叩”。走到张家河房门口知道向太爷已经回寓了把手本递与管门的。说道:“有劳大爷禀声我是鲍文卿来叩见太老爷。”门上人接了手本说道:“你且伺候着。”鲍文卿同儿子坐在板凳上坐了一会里面打小厮出来问道:“门上的太爷问有个鲍文卿可曾来?”门上人道:“来了有手本在这里。”慌忙传进手本去。只听得里面道:“快请。”鲍文卿叫儿子在外面侯着自己跟了管门的进去。进到河房来向知府已是纱帽便服迎了出来笑着说道:“我的老友到了!”鲍文卿跪下磕头请安向知府双手挟住说道:“老友你若只管这样拘礼我们就难相与了。”再三再四拉他坐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向知府坐下说道:“文卿自同你别后不觉已是十余年。我如今老了你的胡子却也白了许多。”鲍文卿立起来道:“大老爷高升小的多不知道不曾叩得大喜。”向知府道:“请坐下我告诉你。我在安东做了两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才升到这里。你自从崔大人死后回家来做些什么事?”鲍文卿道:“小的本是戏子出身回家没有甚事依旧教一小班子过日。”向知府道:“你方才同走的那少年是谁?”鲍文卿道:“那就是小的儿子带在公馆门口不敢进来。”向知府道:“为甚么不进来?”叫人:“快出去请鲍相公进来!”当下一个小厮领了鲍廷玺进来。他父亲叫他磕太老爷的头。向知府亲手扶起问:“你今年十几岁了?”鲍廷玺道:“小的今年十七岁了。”向知府道:“好个气质像正经人家的儿女。”叫他坐在他父亲傍边。向知府道:“文卿你这令郎也学戏行的营业么?”鲍文卿道:“小的不曾教他学戏。他念了两年书而今跟在班里记账。”向知府道:“这个也好。我如今还要到各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