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1/2 页)
屈原刚刚所说的封君领地的官职,指的就是帮助封君出来封地内部事务的人,由封君任命的隶属于封君的臣子。这些臣子听命于封君,而不听命于楚王,楚王也无法指挥封君的臣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就是阳城君一事。
楚悼王病死,吴起失去依靠,楚国贵族围攻吴起。结果吴起无路可逃,趴在楚悼王尸体上,封君们射杀吴起时,将楚悼王的尸体也射中了。
吴起死了,但是射杀吴起的封君贵族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被新楚王夷灭三族的贵族达到七十多家。
其中,阳城君见事情不对,提前跑了。楚王派人前去收回阳城君的领地,结果遭到墨家巨子孟胜的拒绝,拒绝理由是楚王没有阳城君的信物令符。
虽然楚王最后还是用武力收回了领地,但是封君制度的特色可以管中窥豹。
“贤卿,现在我们楚国的封君有多少?”熊槐问道。
“大王,微臣在担任左徒时,曾经有统计楚国的封君数量,因为群臣乱王的缘故,先王肃王诛灭了数十家攻击吴起的封君。因为楚国战败国土沦丧的缘故,失去封地的封君也有十几家。但是肃王宣王威王有陆续册封了一些封君,如今我楚国的封君依然还有一百多家。”
“而这一百多家封君中,拥有封地的,还有八十多家,另外一些封君,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封地,只有封君之名,流落郢都参与朝政。”
熊槐点了点头,八十多家实权封君,也不知道他们的封地有多大,在什么地方。
“贤卿可知目前封君的都所在何处?”
屈原对此早有功课,信手拈来道:“大王,我们楚国的封君封地和北方各国的封地都处在边境拱卫宗国不同。因为封君担心封地位于边境,一旦面临战争,就会失去封地的缘故,而请求将封地安置在楚国内部,因此我们楚国的封君大多在楚国心腹之地。”
“长江汉水流域中间的封地和江淮之间的封地最多,这些地方全都是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的要地,却被封君占据,国家失去财源兵源。”
“国家一旦有事,大王向这些封君征集钱粮,都会遭到百般推脱,迟迟不肯供奉。大王向他们征调兵力,他们同样也会拖延,即使是派出军队,也不会派出封地中的精锐,而全都是一些从未经过训练的农夫,根本不堪一击。”
经过屈原的解说以及前任的记忆,熊槐对封君有了明悟,就是一个小型的封国。而且不是用来做屏障的封国,基本上都在楚国的中心的地带,吸收着楚国的精华,却不为楚国办事。
“一群蛀虫。”熊槐恨得咬牙切齿。
再想想屈原前几年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只要看看楚国的大臣就很容易理解了。
楚国令尹昭阳,出身楚国公族昭氏;司马景鲤,公族景氏;柱国景翠,公族景氏;大将军屈匄,公族屈式;将军昭鼠,公族昭氏;工尹昭雎,公族昭氏;司败唐昧,贵族唐氏,上大夫上官大夫,贵族上官氏···
算上同样出生于屈式的左徒屈原,楚国的国家大权已经被昭景屈三大公族瓜分,其中以昭氏一门实力最大。
外来者根本无法插手楚国的政局,如同陈轸一般,就算是令尹昭阳邀请来楚国的大臣,有令尹昭阳的支持,也只是担任客卿一职,根本就没有实权。
面对这种楚国的这种政治情况,无论谁想变法图强,加强王权,削弱贵族,都会遭到贵族的围攻,昔日的吴起不行,今天的屈原同样也不行。
楚国大臣对于变法的态度,不要说支持,哪怕是不反对的人都寥寥无几。
所以吴起被杀了,前天众多大臣要求诛杀屈原,都是变法惹的祸。
如果不是屈原出身于公族,而且深得前任喜爱,恐怕齐国灭燕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其他人弄死了。
这种情况下,想要变法图强,除非先将贵族封君的势力削弱,否则阻力太大。
屈原见熊槐脸色变幻,一咬牙,再次道:“大王,对于楚国来说,封君封地的还不是最严重,对我楚国来说,情况最严重的是还是贵族本身。”
“什么?”熊槐闻言大吃一惊,不解的看着屈原。
“贵族?”
难道还有什么对楚国来说,比封地这些独立小王国还要严重的吗?
屈原点点头,问道:“大王,可曾还记得先王声王?”
“当然记得,声王六年,盗杀声王,国人立悼王。”这一段信息在前任的脑海里尤为深刻,屈原一提,熊槐立即回忆起来。
昔日楚国的国君楚声王,刚刚即位六年,就被盗贼杀死了。
盗杀声王,这四个字容易让人想入非非,而后面的五个字,同样威力巨大。
国人是拥有参政权参军权以及受教育权的一群自由民。
历史上国人参与政治行动最出名的就是国人暴动,他们干翻了周厉王,将厉王从周国的都城里驱逐出去,要不是当任召公召穆公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周厉王的儿子受死,恐怕连周幽王他爹周宣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