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八百里瀚海(上)(第2/3 页)
,却弄出了这个奇怪的组合,主次不分,权责不明,若是王泾和栾季配合还好,要不然置身险地却将令不一,那就十分危险了。
幸好王泾一路上到没有多加为难韩信,可能是上次百花楼的事情对韩信心生好感,也可能是王离多加劝告。栾季则是个沉默寡言之人,他是中军军侯,王离的亲兵出身,对王泾这个少将军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王泾没有提什么异议,他也就默许了韩信的指挥权。
初定的行军路线是自西折向北,这一带仍是匈奴主力出没的地带,为了隐匿行踪,在大漠以南韩信便让队伍白天休息,夜晚行军,路上遇到匈奴人的零散牧民则悉数杀尽。
沿着沃洱河向北,疾行了五日,便到达了瀚海。
瀚海并不是海,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在匈奴语中被称为‘乌尔代斯潘’,意思是恶魔之地。之所以被称为瀚海,是因为它纵横八百里,横断草原,满眼望去尽是黄沙,便如同大海一般。
瀚海将草原一分为二,往南则为漠南,向北则为漠北。漠南通往漠北有三条道路,一条则是瀚海之东,沿着大漠的边缘绕行,这条道路也是匈奴人南下所用,如今牢牢的掌握在匈奴人手里。秦军既然是想攻其不备,这条路肯定是用不上了。另一条则是瀚海之西,却是在月氏境内,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所以也不做考虑。
韩信选择的第三条道,便是沿着丁零古道横穿瀚海,也是最近最隐蔽的方式。
这条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小径,很多地方甚至路也没有。丁零强盛称霸漠北之时,常常有商队横穿瀚海南下和中原交易,便在瀚海中有井的地方设置了驿站,以便过往的商队使用。后来渐渐的泉水枯竭,这条丁零古道便也被废弃不用了。
四年前匈奴人为了躲避秦军的打击,将王庭迁往漠北,而蒙恬也只追到瀚海便停止了追击。所以对秦军来说,瀚海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从未到达过。瀚海成为了匈奴人的天堑,秦人对其也是望而却步,所以头曼绝不会想到王离会如此大胆派一支秦军穿越过大漠去偷袭头曼城,这便是韩信的机会。
而且,韩信之所以这么信心满满的告诉王离,是因为他还有张王牌在手。
田市在加入秦军前,曾经在大漠中为马贼数年,对瀚海十分熟悉,这条丁零古道便是他告诉韩信的。他本是半胡半秦,直到被匈奴人追逼的走投无路,才隐瞒了身份加入了北军,这些都是与田市相处许久他才告诉韩信的。
虽然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一进瀚海秦军经验不足的缺点还是迅速暴露了出来。尽管在进入瀚海之前,田市再三叮嘱要节约用水,但很多士卒仍然不懂沙漠中水的宝贵性,才三天的功夫,便将壤袋中的水喝的一干二净。幸好田市对大漠熟悉至极,在队伍快陷入绝境之时找到水源,这才避免了秦军陷入灭顶之灾。
韩信前世一直听说沙漠怎么怎么样,只觉得不过是热一些渴一些而已,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
烈日当空,耀眼的太阳晃的人睁不开眼。眯着眼睛想远处望去,只觉得热腾腾的空气也在翻滚,映着远处景物的倒影不断摇晃。即使有风,也是一阵热浪吹来,更人觉得连血液的水分都被吹干了一般,只是干渴的厉害。鼻孔间满是黄沙,彷佛喉咙都要冒出了火焰。
才五天的时间,原本雄赳赳的一只虎狼之师,便被这一望无际的瀚海折磨的没精打采。所有人都是木然向前,紧紧的贴着马背,眼睛听着身前的同僚,深恐掉队。
在沙漠中若是掉队迷路的话,那只有死路一条。
王泾自小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原本他以为这次远征只是纵横疆场、策马奔腾,出征前满怀激情,却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经历。他也是硬气之人,坚持和士卒同等食物和用水,几天下来人整个人都变得有气无力,只是贴在马背上机械的跟着队伍。韩信见他这样下去肯定还没出沙漠就要嗝屁,便命人找到木板,拼凑了一辆简易的马车,将他强行拉了上去。
这样整支队伍的重担都落在了韩信和栾季身上,两人强打起精神,不停在在队伍中来回奔走,鼓舞着士气,同时也提防着有士卒晕倒掉队的。
为了减轻负担,秦军几乎丢下了一切可以丢下的装备,仅留在战斗用的佩剑和弓弩。甲胄早已被丢弃了,一个个都穿着布衣,衣衫褴褛的如同乞丐般,哪还有半点虎狼之师的气质。唯一让韩信欣慰的是,他们还在坚持,努力的保持着行列,并未溃散。秦军骨子里那股对纪律性和服从性,远不是其他军队能比拟的,这让韩信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到了夜晚,沙漠又寒冷异常异常,已经缺少装备的秦军士卒哆嗦着苍白的嘴唇,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一些灌木,点上篝火便好受了许多。
白天不断有人从马背上掉落,夜晚睡觉时,也常有人一觉睡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秦军都是默默的用黄沙掩埋同僚的尸体,十几年的征战已经让他们习惯了死亡。马匹的折损也非常严重,马的耐渴性自然比不上了骆驼,秦军也是尽量忍着渴意悠闲供应战马。要知道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