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盛世(番外2)(第1/2 页)
王静第一时间就想天子是否想要认祖归宗,随晋王李轩改姓?
可随后他就注意到龙睿的话里,有‘承长乐长公主之嗣’这一句。
他随后就一声轻赞道:“陛下果然是晋王的好学生,真是挑了一个好时机,现在礼部怎么说?长公主那边又是什么样的说法?”
今日是十二月二十,明日就是冬至之期。
按照朝廷的礼仪典章,这是天子出郊,祭祀‘皇天后土’之日,是朝廷一年当中除了祭祀太庙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祭奠。
尤其如今新的‘天帝’已经出现,再非昊天那般的空有其名,而现在整个儒教,从上到下都对这位‘玄黄天帝’推崇备至。
毕竟当代儒圣,晋王李轩乃‘玄黄天帝’转世之身一事,早就众所周知。
如今朝廷的治政之要,儒门的数门经典,都是来自于这位文治武功冠古绝今的天帝陛下,是真正的自己人。
儒门的诸位大儒,也有意借‘天帝’这位至高神,来钳制日后的人皇帝君。
所以明日的祭天大典,礼部准备的额外隆重。。
“长公主还能怎么说?当然是避嫌。殿下从年中撤帘归政之后,就一直在长乐公主府闭门不出。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这位早就飞升大罗天去寻她的夫君了。”
龙睿一边说着,一边面现出怪异的笑容,可随后他就感觉不妥,发出了一声轻咳:“至于礼部,现在正头疼呢!我估计还是得被迫同意,难道还真能让明天的祭天大典停下不办?何况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晋王如今在民间的声望,你也是清楚的。且我大晋上至朝官,下至百姓,可都是将晋王与玄黄天帝一起祭拜的。”
王静微一颔首,天子欲正本归源,尊晋王为‘皇父’,承长乐长公主之嗣,自然是好处多多。
这不但可进一步取得民意,也可稳固大晋朝的气运,让皇室正统深入人心。
何况陛下真正的身世,众人都心中有数,那五官气度,简直就与晋王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
这位可是真正的‘天子’,皇天之子——
“现在的问题是礼部一些人担心这次如果太轻易的让步,会让天子得寸进尺,干脆认祖归宗,改了大晋皇统。”
龙睿说到此处时,眉目之中也现出几分忧色。
天子不但是晋王血脉,更是晋王一手教导养大,不但敬重其学问,也仰慕其功业,所以这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偏偏天下间的百姓与军户都乐见其成,对此喜闻乐见。
可在儒家看来并非好事,不但会造成朝廷动荡,也会损害晋王的令名。
他随后摇了摇头,转移了话题:“不说这个,你这次奉天子之命去江南巡查,有何所得?说来你我二人,都有将近十六年没回家乡看看了。”
“那你真该抽时间回家乡看看,那边与二十年前可大不相同了。”
龙睿闻言失笑:“如今金陵城中八街九陌,蜃楼山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以至于人口稠密到连宽二十丈的朱雀大街都时常堵塞。就连乡间也兴起了三层墅楼,灰墙白瓦,鳞次栉比,与江南水色相映,煞是好看。
整个南直隶,哪怕是一个普通小民,也可衣丰食足,甚至是衣帛食肉,气象比之北直隶这边强多了。”
龙睿听到这里,不由现出悠然神往之色:“这都是晋王变法之功!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这十几年公务劳累都值了。”
王静点了点头:“当今的盛世,正是我辈昔日读书时梦寐以求,心向往之的。如今只有一忧,各地粮价日益低廉。百姓将多余的粮食去榨油,去喂牲畜,可吃肉吃油多了,粮食的消耗反倒更少了。
谷/span前几年太虚域外还每年从凡界大举收购粮食,可据说现在天庭也能自给自足。所以现在百姓都不愿种稻米,更喜种桑树,茶叶,油菜、玉米等等,或者把粮田丢下不管,去城里做工。
可这是极大隐患,未来一旦有事,或有饥荒之忧。我准备上书朝廷,将各地的粮田数量与产量明文规定下来,由朝廷强制执行。还有就是贪腐——”
王静说到这里,眉头大皱:“廉政院那些人也不知是干什么吃的,如今江南的贪腐,又有了些苗头。各地官员大吃大喝,公帑国资损耗严重。这些人好大的胆量,晋王辞官才几年?”
自从晋王李轩设立廉政院,这监督百官廉洁的职司,就从他们都察院剥离出了一大半。
虽然都察院之后又在院内设立了一个‘肃廉司’,可主力还是在廉政院那边。
“廉政院倒还算用心,可他们的人员太少。现如今各地都是大举建设,开山劈地,筑路架桥,到处都在施工,朝廷的银钱海一样的花出去,这就难免给那些小人上下其手的机会,廉政院的编制才不过一万多人。哪里能管得过来?内阁最近已有决议,你们廉政与督察两院都得扩编。”
龙睿苦笑了笑,然后神色一肃:“我们交部正在建的那些工程,没出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