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秦法没人性(第1/2 页)
见到众人终归被自己的淫威所折服了,李阳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关于律法的变革,应该怎么变,他这些天也一直在思考。
李阳知道,光靠他一个人,就算是改一辈子,估计也是没办法把秦律修改完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可是,如果就这样让司法部门的官员们来变法,他们修改的律法肯定不会是自己想要的,毕竟相隔了两千多年,眼界、思想、意识形态都有着巨大的代沟,思想无法统一,修改出来的秦律自然就一去千里了。
所以,经过多日来的思考,他这才会想起不如写一部类似后世的宪法,取个新名曰《公法》,然后以它来作为新秦律的立法根本及思想指导。
如此,只要有这部《公法》作为新秦律的指导方向,那么新秦律的思想就能得到统一,而后面具体的秦律修改就不用他自己操刀一条一条的来完成了。而他要做的,就只是批阅、审核,然后盖印,发布实施。
如此一来,不仅自己能落得一个轻松自在,而且还能让大秦朝的司法官员们对律法有一个新的认识,彻底的也改变这些官员的思想,可谓是一举两得之美事。
当然,李阳心里也知道,这部借鉴后世编著而来的《公法》,其中确实多有逆君之言。这也是他为什么在来丞相府的路上,会在龙辇中问嬴政那两个问题,为的就是想知道嬴政为了这次律法变革,让步的底线。
如果没有嬴政在龙辇中回答的那两句话,说实话,李阳也不敢这么草率的就将《公法》发布天下。
同时,李阳之所以要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秦律要变革,就得从头到尾,里里外外都要变,不仅要革去旧律法,还要革去旧思想、旧制度、旧意识,如此大秦才能是真正的焕然一新。
要不然,只是修改一下律法,把连坐废除,重罪重罚,轻罪轻罚,那这根本就不算是变革,充其量最多只能算是调整量刑,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不培养百姓爱国的思想和意识,这个经历了征战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死去了无数生灵,好不容易才完成统一的国家,就得再次四分五裂。
如果不立法,给百姓一条活路,同样,这个国家也还是不能长久,战乱将再次点燃,天下终将生灵涂炭。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他们为何能成事?不就是因为有百姓响应么?天下百姓纷纷响应抗秦战争,秦国岂能不亡。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天下百姓没有了活路,为了一线生机,不得不反。
天下有田无人耕,可见徭役之重,恐怖如斯。
百姓全被抓去服徭役,竟是连田地都无人耕种了,留给百姓的就是两条死路,男子死于徭役,女子饿死于家中。
试问,如果不立法阻止,这秦国又岂能不亡?
何况,对于穿越者李阳来说,如果天下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没有余粮,那怎么还有精力去搞手工业?
不搞手工业,怎么做实业?
不做实业,怎么搞经济?
不搞经济,社会怎么能快速发展,怎么让国家繁荣富强?
而且,李阳心底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他想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什么英语、法语、日语,都他娘的滚犊子去,为了给娃娃减负,这事还必须得从秦朝抓起啊。
所以,综上一切,李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天下百姓一条活路。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让天下百姓吃饱饭!
而要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有条活路,首先就得限制徭役,该种田时,就得安心种田,唯有在农闲时才可征用劳力,如此,天下生计方可不乱。
“中丞,现今已初步改好了一百条秦律,您看合适否?”
就在李阳思绪纷乱的时候,蒙毅拿着竹卷来到身前,询问道。
“嗯,蒙大人辛苦了。”李阳满意的接过了竹卷,同时也不忘慰藉一句。
蒙毅尴尬的苦笑了一下,心里却在想着明日早朝该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皇帝震怒,是会只杀李阳一人呢?还是直接把他们一干参与了律法变革的司律官员全部杀之?
哎,倒霉呀!
就在蒙毅心中叫苦之时,就听见李阳不高兴的道:“蒙大人,这……这改的叫一个什么鬼呀?”
蒙毅一愣,迷茫道:“中丞,这一百条律法可都是以《公法》为指导来改的,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李阳指着竹卷道:“你看这条,就是斗个殴,打个架,你居然要定一个膑刑,砍去犯人的膝盖骨,这……这未免也太重了吧?”
李阳是真的惊呆了,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这么重的刑罚,他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蒙毅一脸委屈道:“中丞,我等已经是减刑了。”
底下的官员也赶紧点头道:“是啊,我等已经量刑减轻了不少,难道中丞觉得还要再减轻?”
这一下,倒换成李阳一脸懵逼了:“啊?这……这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