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舌尖上的少年(上)(第1/2 页)
“翠儿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吃饭呀,大家肚子都饿了。”
“别急啊,饭就快做好了,安尹,回去跟同学们说一下,让他们再等一会。”
“就是,安尹,再怎么也饿不着你们,给,先吃块红薯垫垫。”
“嘿嘿,谢谢小李哥哥,哥哥姐姐们都辛苦啦,那我先回去咯。”
安尹不仅完成了其他同学摊牌给他的任务,还成功地顺到了一小块红薯,心里乐得不行,蹦蹦跳跳地回了教室。
今天是休息日,学校没有安排课程,老师们大多去了学院进修,大些的孩子也都在食堂帮厨。
所以现在的教室里,就是这群小孩子们的天下。
因为创办不久,整个附小的学生数量并不多,五岁以下的在托儿所,五岁以上则按照年龄分了两个班,实际就是初小和高小。
虽然都是上的一年级课程,但年纪大的这些孩子,在理解能力上会稍微强些,所以进度更快。
像刘翠儿这样年龄上已经快要升初中,学习又比较强的学生,还会被特别培养,学校专门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或者被称为示范班。
示范班,也有师范的意思,因为年纪较大,所以这些学生还往往会承担起一些老师的职责。
虽然暂时没有能力上台讲课,但是充当生活老师或者助教还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的山上,附小的学生差不多两百多人,其中一大半是高小班,剩下的不到一百个九岁以下的孩子,被安排到了初小班。
初小只分成了四个组,每个组有两个生活老师,比如刘翠儿就被安排到了安尹和安秦他们所在的小组。
其实说是生活老师,也可以说是带着他们玩的孩子头,毕竟这些学生的学习经历都不长,哪怕从去年底起算,也不过一年而已。
就知识水平来说,哪怕是示范班的学生,也不过学会拼音、阿拉伯数字和常用的一百多个简体字,能够写出不到一百字的作文,以及百以内的加减法。
这还是其中学习速度最快的那批学生。
但是没办法,师资有限,整个根据地真正又有文化又能全职的老师并没有多少,其他的无论男女,都在地方或者部队有工作,只能来这里兼职上课。
毕竟以当前社会的文盲率,不管哪个部门最大的问题都是缺少人才,能够派出干部去学院兼职当老师,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最大的教师来源其实还是工农兵学院的那些学员,他们不仅有文化,也有足够的时间,互相之间走动也方便。
因此除了师范系的十来人外,其他学员也常常过来上台讲课。
可惜的是,因为战争的缘故,所有在学院进修的指战员们都被重新派回了部队,其他学生也大多安排了宣传、生产任务,哪怕师范系的学生也是如此。
而且山上的空间有限,找不出一个位置可以同时安排学院和附小这么多人,甚至包括学院也分成了好几个部分。
也就是说,此时的附小算是老师数量最少的时候,加上又是休息日,兼职的师范生们都得赶回去补课,能管着这些孩子的人就更少了。
不管怎么说,附小都算是整个边界条件最好的小学,如果单看教师数量的话,附小的学生享受的教育,在这个时代大概都能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当然了,其他的县乡也有办学,其实不管是甬鑫还是凝岗,教育水平都不能算差,近些年来一直有不少社会各界人士创办学校。
从那些学校出来的学生,很多还加入了组织,投入到了革命浪潮之中。
只是限于财力和师资,这些学校大部分的规模都不算大,而且基本集中在县城。
至于更基层的农村地区,就只能停留在扫盲的程度,这还是今年才有的局面。
毕竟以当前根据地的财力,根本普及不了义务教育,哪怕是当下的这个模式,也是程刚全力支持下的结果。
所以才会有从地方挑选优秀学生进入附小的制度,在将资源集中使用的情况下,适当维持公平,只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再回到附小,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群小屁孩集中在几个屋子里,又没人看管,基本上跟游乐园没啥差别。
安尹走近了其中一间教室,里面嘈杂的氛围让他稍稍有些不适应,他站在教室外面往里望了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这时一个小不点出现在了他的视线当中,此人正是他的弟弟安秦,或许是兄弟两人心有灵犀,安尹刚一望过去,安秦也注意到了窗外的哥哥。
在这一时刻,兄弟两人的默契似乎达到了极致,安秦刚要呼喊哥哥,就被对方的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再一轮眼神沟通之下,安尹喊了声“我要尿尿”,然后就在其他同学的吵闹声中偷偷溜出了教师。
屋外的一个角落,兄弟俩成功会面。
“哥哥,你回来啦,饭做好了没有呀,我肚子都快饿扁了。”
安秦前两天才满五岁,如果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