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巨型机(一)(第1/3 页)
“所长,现在已经很晚了,您就稍微休息一会吧,时间再紧张也不差这么一点呀,身体要紧!”
深夜12点,潭州工学院计算机所,所有的办公室里还是一片灯火通明的样子,不管是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实习生,还是已经年逾花甲的总设计师,都在为着当前的工程彻夜奋战。
“欸,别这么说嘛,我现在身体还算可以的,虽然是已经六十多了,比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但多工作一会,没什么大不了。”
作为计算机所所长,同时又是整个工程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慈云归很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尤其是去年访美归来之后,见识到两国之间的差距,就更难让人放下心来。
“您可别忘了,前年年底去京城开会的时候,您就有些不舒服,这去年从美国回来之后,又一直加班加点的,再这么下去怎么撑得住呢。”
慈云归身旁站在的这位是他的秘书,平时也充当着生活助理,毕竟老爷子已经六十二岁了,身体上难免会犯些小毛病。
“当时不过一点身体不适罢了,那回科委的张主任给我安排调理之后就好了,你看去年这么多躺跑下来,不都没什么事么。
这些资料太难得了啊,还有那些元器件,就看着它们干巴巴地摆在那里,实在是让人可惜得很呐,要是我们的进度再快一点,巨型机也能早些时间问世。
还有,以前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地主动去寻找,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各种物资都给所里配齐了,再不加把劲,又怎么能行呢。”
正如慈云归所说,也难怪整个计算机所会如此拼命,从去年5月“785”工程立项以来,国防科委就对此尤为重视,从一开始就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
立意新、起点高、追踪世界计算机的先进水平,这是最初定项时的指导思想,后来经过了多方调研和论证,方才形成了这么一份总体的设计指标。
“中央处理机运算速度在高效时每秒1亿次以上,存储器容量200万字,字长64位,平均故障时间24小时以上,可用性不低于90%。
外围机字长16位,定点运算速度每秒50~100万次,存储容量512kb。”
这份数据若放在后世,可以说完全不值一提,单就运算速度一项,随便一款早已过时的处理器都能完全吊打。
但是就此时国内的科研能力和生产水平而言,又实在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要知道,当前国内主流的大型计算机,运算能力才不过百万级,虽然巨型计算机与大型计算机在架构性能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别,不能直接拿来比较,但想要实现由无到有的突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时年60岁的慈云归还是毫无畏惧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为此还立下誓言——“我就是豁出老命,也要把中国的亿次巨型机搞出来”。
最开始,因为当前国内在超算(巨型机)领域基本是一片空白,他们瞄准的是德仪的ti-asc和cdc的star-100,这两款就是当时国内能够了解到的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前年年底,慈云归去京城调研时,意外看到了一套“克雷-1”(cray-1)宣传资料,凭借敏锐的嗅觉,他很快认识到克雷-1的设计思想、实现的手段更为先进,且有其独到之处。
后来为了获取更详细的资料,慈所长组织了不少人员从国防科委情报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处收集,最终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克雷-1的用户公开参考手册。
此时距离项目立项已经过去8个月之久,原先的设计方案都早早地堆成了小山,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些成果,而选择瞄准更加先进的方向。
在这之后,就是计算机代表团访美,美国先进的电子产业让担任代表团副团长的慈云归震撼不已,不过他也如愿参观了克雷公司的机房和生产场地,终于见到了那台梦寐以求的机器。
只可惜,哪怕不谈750万美元的高昂售价,单单就巨型机的战略地位而言,美国人也不可能轻易将计算机出售给中国,即算是买到了,也只能放在玻璃房子里被严加看守,自然更不可能买得到相关技术。
更不用说需要使用巨型机计算的数据,往往都是事关整个国家发展命脉的核心信息,乃至于不少国之重器,都离不开巨型机的辅助。
如果使用进口的办法,那么无异于将所有的机密交于美国人的手中,这肯定是国家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虽然眼馋于美国人的先进技术,可慈云归也只能带着一些辛苦购置来的公开资料回到了国内,打算从此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努力把自己的争气机给造出来。
只是没想到,刚刚回国上级就给了他一个惊喜,一份经过细致翻译过的用户参考手册交到了他的手中,经过仔细比对,慈云归确认,这就是当初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那份资料。
回想当初自己为了找到这份资料,前后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又集中了不少人力,才翻译出其中一部分,以刊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