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离开申城(月末求订阅(第1/2 页)
半个月后,9月13日,今天正是程刚离开申城的时间,一大早他就从酒店出发,来到外滩铜人码头准备坐小火轮前往浦东。
期间他还顺带逛了逛这处申城历史上的第一处公共码头站,据称早在这一时期,每年运送的乘客就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万。
而所谓铜人一名,则源于此处附近的不少纪念碑和铜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后来被日军毁坏的和平女神像。
五年前,一座“欧战纪念碑“,也就是市民们所说的和平女神雕像在这里落成,被当时的人们誉为”上海第一碑“。
跟据记载,当时的落成典礼堪称盛况空前,一时间将近万人涌向外滩,从法大马路口(今金陵东路)堵到广东路口,就为了一睹新奇。
而今天就程刚的观察也确是如此,此时天色才蒙蒙亮,周围就有不少人对着上面的铜雕和盔胄盾甲等驻足观赏,好不热闹。
不过这里最为显眼的反而要数程刚了,谁让他手里拿着个相机对着雕像猛拍呢——这可是难得的一手资料,留个纪念倒也不错。
当然了,程刚的拍摄重点更多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这些近百年前的生活,在他眼里都算是新鲜玩意。
也是申城这里的人们接触到的时髦玩意不少,对于程刚的举动没有觉得多怪异,所以倒不至于引发过多的注目。
实际就十来分钟的时间,算是作为这些天一直憋着的补偿,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过来,相比于这大半个月里躲躲藏藏的做法,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光明正大地踏上这片土地。
“陈兄,轮渡已经来了,我们抓紧时间吧。”
记住网址kanshu.vip
“好嘞,拍完这张就完事。”
对着一清早就已经忙得大汗淋漓的码头工人们拍了一张照片,程刚收起了相机,和他一起的自然就是陈耿了,当然现在他得叫王庸,就像程刚化名陈立一样。
程刚前年穿越过来的时候,刚好26岁,所以这么算下来,他差不多还要大陈耿两岁,不过若单纯就面相上来看的话,那倒是一副白面小生模样的程刚要显得年轻些。
再加上胸前挎着的相机,身上穿着的皮夹克,整一个富家公子哥的模样。
另外,这个时代无论是相机还是胶卷都属于难得的奢侈品,普通人家拍张照那是得做足准备才行,乃至还得专门置办上一身新衣裳。
因此对于程刚如此奢侈拍照手法,身旁的陈耿其实并不是很能理解,按说他的家境也不算贫寒,但如此肆无忌惮地挥霍胶卷,也让人看得心疼。
可对于从现代过来的程刚开始,拍照已经变成了一种看见新事物后本能的反应,限制他拍照数量的,就只有手机内存了。
到了这个时空,除了更换胶卷和冲洗照片要麻烦很多之外,花费什么的都算不得什么,反正这些胶卷在42位面还有生产。
虽说现在使用的这款相机相对于当前的时代略微有些先进,但只要做好伪装,不借给他人使用,倒是不用担心出现什么问题。
事实上,早在湘赣边界的时候,他就大手笔地给每名指战员都拍了照,当然这是以连排为单位的,不然就真得累死了。
这么奢侈的做法,若是让陈耿他们知道,估计又得瞠目结舌一阵,不过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至少让以后的烈士墓上,能够留下那些战士们的音容笑貌,而不用凭借后人的回忆来画像。
话说对于程刚的豪气,这些天里无论是伍翔宇还是陈耿,又或者是李利叁,都有所体会。
那些拿出来的枪支弹药暂且不提,还有性能优异的电子元器件同样不说了,单单是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宝石,就是已经足够让人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其实早就已有有人造宝石的存在了,不过相比于后世的产品,无论是大小重量还是以假乱真的程度,肯定都难以相提并论。
而使用珠宝首饰作为援助经费,同样也是共产国际援助国内的经典方式,毕竟这玩意比现金或者黄金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所以组织这边并不缺乏变现的渠道,只是为了防止自己拿出来的援助,变成了某些人奢靡堕落的工具,程刚也少不得提醒伍翔宇要注意那几个后世闻名的叛徒。
可惜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以他和中央这边的互信,如果没操作好的话,很容易产生智子疑邻的尴尬场面。
而且有了自己的推动之后,那位顾科长叛变的念头怕是只会更强,毕竟当年他就是因为作风问题被冷落而怀恨在心。
所以程刚也得加快脚步,尽早把还做的准备都做好,这样才能防止更多的悲剧发生。
“陈兄今天看起来似乎挺高兴的,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小火轮上,陈耿看着程刚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好奇地问了一句,这位在之前的半个月里,虽然也经常笑着,可始终没得今天这样畅快过。
听到身旁人的疑问,程刚又轻轻地笑了一声,随后说道:
“没什么,